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随着学术论文审核越发严格,越来越多的期刊对科研数据提出相应要求,要求作者提供论文实验中的原始数据以及代码,这引发很多作者的思考,究竟该不该提供原始数据,又该如何选择呢?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开放科学专栏— “开放获取资源评价” 联合实验室(OARE)。
通过调查发现,接近70%科研人员愿意共享数据,并支持将研究成果开放获取作为常见的学术实践。
2024年1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宣布更新其有关数据可用性的政策,重点是图像数据,该政策于 2024 年 1 月 1 日生效。同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还强烈建议学术研究者要永久保存其所有数据,包括影像数据和其他数据。
更新后的数据提交和保存政策如下:
1、同行评审过程或出版后,作者应根据要求完全提供论文中的原始数据和代码,以及原始影像数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印迹、凝胶或显微照片;
2、所有数据和成像系统的数据直接输出,都必须保存其原始、未经处理的版本;
3、如作者拒绝或未能按杂志社要求提供原始数据,可能面临拒稿或撤回稿件的情况;
4、为保证发表后出现此等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强烈建议各位作者永久保存所有原始数据。
随着科学发展越来越严谨,期刊审稿政策也不断严格。这一政策变化对于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问责制非常重要。通过使数据(包括影像数据)更易于访问并确保其长期保存,PNAS 旨在维护研究出版的最高标准。向 PNAS 提交论文的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新要求。
以上就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更多学术资讯,不妨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