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预印本作为开放运动的先驱,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诞生至今,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表现在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在其专业领域有着高影响力,比如有位作者在 Wos 的h指数为97。但在国内,对预印本的关注度并没那么高,甚至很多科研工作者并不知道预印本的存在。
一、预印本的含义
1、发展历程
(1)1961—196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支持下,由相同领域或共同研究兴趣的科学家组成了“信息交换小组”(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s,IEGs),该小组吸引了3600名研究人员并产生了2 500篇预印本。
(2)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从1962年就开始收集预印本并编目。
(3)第一个电子化预印本平台arXiv由物理学家保罗·金斯帕(Paul Ginsparg)于1991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arXiv 起初主要收录高能物理领域的预印本,如今,学科领域扩展到数学、计算机、计量生物、计量金融、统计学等。
(4)2011年,《Nature》在arXiv创建20周年之际以专文报道,足可见 arXiv 在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5)2013年,美国开放科学中心 (Center for Open Science)推出了免费、开源的预印 本集成平台OSF(Open Science Framwork),目前平台数量达到30个,预印本及其由作者保存在预印本平台上的文献达220万篇。
(6)2017年Science将预印本评为当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生物学bioRxiv和化学Chemrxiv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关注。
(7)截至2020年,全球预印本平台数量达55个,专业的预印本平台分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细分学科。
二、预印本的发展趋势
以目前的势头看,预印本被国内接受只是时间问题。国外预印本平台发展繁荣,并且获得权威机构、学者、科研单位的认可,预印本平台已经成为学术交流不可阻挡的趋势、学术出版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权威的预印本平台在特定学科领域已经占据学术出版的主导地位。
1、学术质量高
预印本平台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并为学术界所认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发布在预印本平台上文章质量非常高,有些预印本平台的浏览量可达到数千万级,并且其文章主要发表在高质量的OA期刊上,起到了学术交流与分享的作用。
2、创新性强
开放的预印本是其最强大的生命力,而版本更新功能则是最大的创新性。版本更新指作者完善论文的过程,可以清晰反映作者思想发展和论文内容完善的历程,这有利于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确保学术严谨和科研质量。
3、共享知识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