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与影响因子相比,JCI拥有更丰富、更客观的特征。影响因子从最开始的期刊评价,逐渐扩展到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多方面,并形成全球影响因子崇拜。JCI作为第3个学科标准化指标被纳入2020年版JCR中,打破了影响因子崇拜,相信会迅速受到学术界各方关注。
一、JCI具有的优势
JCI的计算公式包含了文献被引频次、文献所在学科论文的期望被引率、学科领域、出版年、文献类型等指标,以及更长的统计时间。正是由于JCI计算公式涵盖的内容广,才让JCI更加公正、更具创新性。
1、具有跨学科期刊评价功能
对JCI计算涉及的所有被引频次在学科领域、文献类型和出版年3个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使该指标在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具有可比性。
2、计算方法更合理
仅将研究论文和综述的CNCI纳入JCI的计算,避免了影响因子计算中分子和分母不统一的缺陷。通过发表较多的非可被引文献(如述评和信稿)可以提升影响因子,但对提升JCI无任何作用。
3、统计时间更长
在传统的2年影响因子计算中,论文发表时间窗口是2年,即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频次参与计算。而在JCI的计算中,论文发表时间窗口是3年,即期刊前3年发表论文的CNCI参与计算。
4、被引频次计数方法更合理
影响因子计算所用被引频次是年度计数,只计算统计当年的被引频次,而JCI和CNCI计算中采用的被引频次是文献从发表到统计年的累计被引频次(即论文引证时间窗口为4年)。
5、适用期刊范围更广
在此之前,各年度JCR中仅SCI和SSCI来源期刊有影响因子等指标,而JCR--2020 JCI 覆盖了SCI、SSCI、A&HCI和ESCI等WoS核心合集收录的全部期刊,共20932种。
二、中国期刊在JCI中的表现
随着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效果逐渐显现。有研究分析了被收录在SCI的中国期刊的情况,我国期刊数量位居全球第6,影响因子均值排在全球第2位,JCI排在第5位。
1、概况
在JCR--2020报告中,我国SCI收录期刊共252种, HCI平均值为0.90,比2019年(0.80)增长了12.5%, 中位值为0.78。影响因子平均值为4.419,比2019年(3.144)增长了40.6%,中位值为3.165。相比之下,JCI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影响因子,间接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对影响因子的重视程度。
2、国内期刊表现突出
在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快速发展,JCI指数超过1 的有 InfoMat、Electrochmical Energy Reviews等首发期刊。JCI大于1说明该期刊影响力超过全球平均水平,JCI小于1说明期刊影响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