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如何识别易被踢出的“高风险”期刊?

发布时间:2025-03-24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近年来,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产出关注越来越多,期刊的学术诚信风险、期刊质量问题、期刊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2023年3月,科睿唯安官方一次性剔除了35本SCI期刊,对各位作者、期刊及出版社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于普通作者而言,就需要识别高风险期刊,以便投稿,避免踩雷。那么在选择期刊时,又如何识别“高风险”期刊呢?

期刊被踢出数据库的原因

1、期刊自引率过高

部分期刊为提升影响因子,过度自引(自引用率超过30%,通常会被视为“危险信号”)。当一本期刊连续多年自引率过高,或是形成特定的引用联盟,就容易受到WOS的关注并预警,甚至可能被剔除数据库。

2、发文量暴增,审核质量不稳定

一些OA期刊,由于发文量过大,且难以保证足够的审稿资源,最终导致质量下降。例如,部分OA期刊的年发文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这通常表明期刊存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倾向,审核质量自然也会降低。

3、影响因子(IF)波动过大

影响因子是SCI收录与否的重要指标,但若期刊的影响因子变化过于剧烈,比如出现短期内急速上升或大幅下降的情况,则有可能引起关注。

4、出版伦理问题

若期刊涉及学术伦理问题,如被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警告,或是存在“强制引用”等不正当行为,也可能将其剔除。如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引用特定文章,甚至构建内部引用,以此增加期刊影响力。

5、发行机构的问题

期刊的出版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可靠性。如果期刊所在的出版商旗下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审稿把关不严、发文流程不规范、过度商业化等,则容易整体上影响到该出版集团旗下期刊的学术声誉。

如何识别高风险期刊

预防重于补救。为避免踩雷,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识别高风险期刊:

预警信号筛查

1、自引率超过30%‌

某些期刊若自引率过高,往往伴随不正当引用操作。期刊自引率长期超过25%-30%,被视为试图操纵影响因子,从而面临被预警的风险。自引率过高的期刊在投稿时需要特别谨慎,一般不建议作者选择自引率过高的期刊,以避免进入“高危”范围。

2、发文量短期内暴增‌

如发现某期刊的发文量突然大幅度增加(如从每年数百篇增至数千篇),可能表明该期刊审稿流程缩水、同行评议形同虚设,建议在投稿前详细查证发文质量。

3、国人占比异常突出‌

当期刊中国作者占比超过70%,且结合高额APC和低学术声望,可能被认定为“掠夺性出版”,需结合期刊权威性综合判断。

4、密切关注影响因子的变化

影响因子短期剧烈波动是期刊可能存在风险的标志。可以通过JCR了解期刊的历史影响因子波动情况,谨慎选择波动频繁的期刊。

5、定期查阅预警期刊名单

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会定期发布“预警期刊”名单,科研人员可关注自己所在机构的预警名单。同时,也可以参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及「On Hold」目录,了解近期的高风险期刊。

技术指标量化评估

1、CAR指数(学术诚信风险指数)‌

计算公式:CAR=(撤稿数+被曝光数+图片重复文章数)/当年发文量。

CAR<5%,则被视为低风险

CAR在5-10%,则被视为中风险

如果CAR>10%,则被视为高风险

各位作者投稿前可关注CAR指数,虽然CAR指数高风险不代表就一定会被踢除,但同等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指数更低的期刊,把风险降到最低。

2、撤稿率与伦理问题‌

频繁出现撤稿、图片重复或强制引用行为的期刊,通常存在出版伦理缺陷‌。撤稿率的上升反映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尤其是伪造数据、剽窃和违背研究伦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损害了科研人员的声誉。所以选择期刊时,也要关注此类问题。

论文写作不易,投稿一定要谨慎!期刊被存在风险,可能对科研人员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可能带来影响。科研人员应在投稿前认真甄别期刊质量,关注潜在风险,以保障自身科研成果的可靠性。

微信图片_20241025111821.jpg

推荐资讯
重庆市教委公布全市各区县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账户名单

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预收费监管,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根据《重庆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指引...

最高影响因子72.807,化学综合类期刊全汇总

据统计,目前化学综合类SCIE期刊共有179本,具体情况如下:(数据来源:材料策)

期刊选择 ▏关于教育行业的期刊如何选择?

一篇文章想要成功发表,除开论文质量以外,选择一本合适的目标期刊也很关键。最近很多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为什么?

近日,因知乎热榜问题“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