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高校通知:这类论文,取消等级认定!

发布时间:2025-04-27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近日,石家庄学院等相关机构都发布了关于预警期刊发表,不纳入科研成果的相关内容。

1.png

科研人的“学术警戒线”再次升级!学术预警期刊的发表是“一刀切”还是学术纠偏?科研人该如何避坑?哪类论文高校不再认可?

其实早在2024年12月曲阜师范大学也发布了《关于预警期刊论文取消等级认定的补充通知》

2.png

 

该通知中提到,充分考虑各学科发展现状、各级各类项目评审对预警期刊排斥性现状等因素,学校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取消其相应等级的认定规定做补充说明:

预警期刊名单采用中科院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凡被认定为预警期刊的论文,该论文成果由SCI、SSCI、A&HCI等数据库收录所对应的所有相应等级认定均予取消。

发表在2024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论文,预警期刊论文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三年内被预警两次以上的期刊,在两次预警名单发布日期之间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期刊论文;

2、预警后三年内未再次预警的期刊,在当期预警期刊名单发布日至下一期预警期刊名单发布日之间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论文;

发表在2025年1月1日(含)之后的论文,预警期刊论文的认定标准如下:

预警后三年内未再次预警的期刊,在预警期刊名单发布三年之后,可由相应学科向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暂不将该期刊认定为预警期刊,获得该批准后再次进入预警期刊名单则继续认定为预警期刊;

除上述获得校学术委员会批准暂不再认定为预警期刊的情况外,所有曾经进入预警期刊名单的期刊,在预警期刊名单发布后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期刊论文。

可见高校对于预警期刊的发表是否予以肯定,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论文发表情况是职称评定时要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育部:学术不端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但是一篇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从收稿、审稿、定稿到出版,耗时三五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期刊论文的发表长期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期刊对于文章质量的要求极高。有数据显示,88%的大学教师感到工作带来中重度压力,“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70%)成为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去年4月29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突出“严”的主基调,对“论文代写买卖”“有组织打招呼”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高校:发布预警名单,评职称不予认可!

有些迫切完成发文任务的高校教师选择其他办法——寻找更易发文的期刊,刻意忽略期刊的发文水平。

学术圈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发“水刊”。

虽然大部分“水刊”是正规学术出版物,但由于其年发文量大,对文章水平要求低,支付较高的版面费即可快速发文。

针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高校会向教师明确列举论文发表的“预警名单”——对在某些“水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部去年4月2日发布《关于公布不良影响期刊名录及处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对于不良影响期刊,学校将采取职称评定不予认定的处理办法,提醒“各位老师在近期投稿时注意长期影响,决定是否避开存在争议的不良影响期刊”。

尤需特别注意的是,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公布的《不良影响期刊目录》中,多所高校学报位列其中。

2020年4月,云南省的昆明学院统计梳理了17个被5家以上机构拉黑的期刊,提醒“老师在近期投稿时注意长期影响,决定是否避开存在争议的期刊”。

另外据相关数据显示,华东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徐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已建立期刊预警名单,规范教师及研究生的学术诚信行为。

image.png

关于学术期刊预警名单,早在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对在列入预警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对在列入黑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image (1).png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论文发表对高校教师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发表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发表结果在教师评职称中发挥的作用需科学占比。

 

面对论文发表压力,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重视学术质量和学术诚信问题。高校也应该加强学术诚信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

 

 微信图片_202410251118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