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吉林大学在2024年9月1日,发布的学校文件,该校执行预警期刊不算成绩或降低成绩计算方案,并附有「2020-2024 年预警期刊名单」。
学校英文预警期刊论文认定方案如下:
● 预警等级为高的,不予认定等级;
● 预警等级为中的,降两个级别认定;
● 预警等级为低的,降一个级别认定;
预警期刊名单发布的三年内适用,发布当年及发布后两年。
吉林大学预警期刊名单
其他单位预警名单参考
曲阜师范大学
其实早在2024年12月曲阜师范大学也发布了《关于预警期刊论文取消等级认定的补充通知》,明确规定: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取消其相应等级的认定”之规定做如下补充说明:
该通知中提到,充分考虑各学科发展现状、各级各类项目评审对预警期刊排斥性现状等因素,学校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取消其相应等级的认定规定做补充说明:
预警期刊名单采用中科院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凡被认定为预警期刊的论文,该论文成果由SCI、SSCI、A&HCI等数据库收录所对应的所有相应等级认定均予取消。
发表在2024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论文,预警期刊论文的认定标准如下:
● 三年内被预警两次以上的期刊,在两次预警名单发布日期之间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期刊论文;
● 预警后三年内未再次预警的期刊,在当期预警期刊名单发布日至下一期预警期刊名单发布日之间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论文;
发表在2025年1月1日(含)之后的论文,预警期刊论文的认定标准如下:
● 预警后三年内未再次预警的期刊,在预警期刊名单发布三年之后,可由相应学科向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暂不将该期刊认定为预警期刊,获得该批准后再次进入预警期刊名单则继续认定为预警期刊;
除上述获得校学术委员会批准暂不再认定为预警期刊的情况外,所有曾经进入预警期刊名单的期刊,在预警期刊名单发布后发表的所有论文均为预警期刊论文。
华东政法大学
据新闻此前报道,在华东政法大学当时公布的首版《负面清单期刊目录》中,共包括中国中南传媒主办的《办公室业务》,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北方经贸》等67种期刊。
所谓的“负面清单”其实是学校专门列出的一些不推荐或者不提倡的期刊,这些期刊可能在学术水平、学术道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学校通过这一清单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规范和有质量的期刊来投稿。
华东政法大学其实是国内最早开始实行这个“负面清单”制度的高校之一。早在七年前,他们就开始对学生投稿期刊进行规范。
每两年,学校都会对“负面清单”进行一次修订,确保它不断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
石家庄学院
近日,石家庄学院等相关机构都发布了关于预警期刊发表,不纳入科研成果的相关内容。
除上述单位外,还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校都有发过预警期刊目录,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等。
可见高校、科研单位对于预警期刊的发表是否予以肯定,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论文发表情况是职称评定时要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预警过的期刊还能投吗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这两点:
⏩ 预警期刊是变化的:关于《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的使用,需要特别指出得是,不应该把多年累积期刊列表合并使用。曾经进入预警名单的期刊在经过整改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会被移出下年度预警名单,不再是预警期刊。
⏩ 预警期刊不是论文评价:此外,中科院还强调,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
因此被预警的期刊并非完全不能投稿,但需要谨慎评估其风险和价值,结合学校/单位实际认不认可的情况。另外在挑选期刊时也应该全面了解期刊的各项指标,如自引率、国人占比、撤稿情况等。
最后得辅小编必须指出的是,论文发表对高校教师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发表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发表结果在教师评职称中发挥的作用需科学占比。
面对论文发表压力,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重视学术质量和学术诚信问题。高校也应该加强学术诚信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