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关键词是从文章中选取的用于表达主题内容的词和词组,能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已被广泛用于数据库的文献标引和检索。合理规范的关键词能使文章更容易被阅读,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促进中英文期刊的标准化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所以,如何提取优质关键显得尤为重要,而优质关键词的提取应从提取顺序、数量、排序、规范等方面着手。
1、提取顺序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提出:关键词标引,要先理解文章主题思想,进行主题分析,从题目
摘要、正文等提炼出能深人揭示文章主旨的词汇,再按照关键词标引规范进行修改。
首先通读文章,列出最能体现研究重点且频繁出现的关键性短语和术语。然后在数据库或搜索引擎中输人词汇检索,检查搜到的文献是否与文章主题相应。如果领域相差太远,则需要逐渐缩小关键词范围,删除含义过于宽泛狭窄、模糊以及具有误导性的词汇,使它们越来越准确。最后根据拟投期刊的关键词数量要求确定最终关键词,并再次确认它们是目标读者检索使用的有效词汇。
2、数量
从目前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来看,关键词数量在3~8个之间比较合理。有的期刊会限定关键词的具体数量,比如5个,但对于医学、生物学等专业性强的学科,文章由大量专业术语组成,限定具体的关键词数量不可取。所以,各个期刊应根据学科特性以限定关键词数量范围的做法较合理。
3、排序
关键词应包含主题范围、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和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它关键词。《学术出版规范--关键词编写规则》规定:关键词应按照反映主题的重要性排序,表达核心主题因素的关键词排在前面,表达非核心主题因素的关键词排在后面。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中的要求则有可操作性:“关键词排序,应反映出主题范围、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和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主要工作内容或内容所属学科名称;第二个关键词应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三个关键词应列出得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四个关键词应列出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词。”
4、规范
首先关键词应避免笼统、泛化,使用有明确含义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禁止使用冠词、介词、代词、感叹词等无实质检索意义的词,不宜选取语义过宽或过窄的词汇,出现同义词、近义词词时选择其中一个即可。泛化词缺乏对文章主题内容的专指性,对精确检索文章的作用不大,也无法引起小同行的兴趣。
其次,关键词宜有效简洁。中英文期刊中最常见的关键词数量是3~8个。关键词过少无法准确全面的传达出论文主题、主旨等核心因素;关键词过多则导致有效被检索率低,无法精准匹配到读者群体。
最后,关键词的选取应谨慎。关键词是对文章主旨的直接反映,但同时也是被检索时的重要依据,在撰写关键词时应从这两方面出发综合考虑。比如关键词全为专业术语,会让文章被检索的概率大大降低,能阅读文章的只可能是小同行的专家,导致其学术交流作用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