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期刊的出版时滞是指论文自投稿到发表的平均时长,也称发表时滞,是很多作者投稿时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因而它极大影响了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和被期刊视为生命线的稿源。作者在投稿时,刊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不同刊期对期刊的影响
我国期刊正处于发展的稳定期,通常情况下期刊不会主动选择变更刊期。要么受制于稿源、办刊能力、办刊资源等客观因素,要么出于期刊办刊宗旨或风格,主动“减量提质”,缩短出版周期。刊期的变更对期刊来说,将带来发文量、影响因子等一系列变化。
1、发文量
载文量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就使用考虑了发文量水平的量效指数(Journal MassIndex,JMI)对其“影响力指标”( Clout Index,CI)进行修正。刊期缩短,意味着发文量的增多,因为期刊尽量保持期均载文量在同一水平;刊期增加,意味着发文量减少,优质稿源和期刊主动选择是主要原因。
2、期刊影响力
体现在期刊影响因子、文章质量、论文时效性。影响因子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它的计算方式估计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影响因子计算公式可简单的理解为:前两年发表文章在当年的篇均被引频次,只有当刊发文章被引频次大于发文量时,才能提升期刊影响力。缩短期刊,增加发文量,在短期内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但带来的长期副作用也是不同小觑的,目前这种方式已不适用。
文章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缩短刊期“提量不一定提质”,并对期刊学术声誉造成影响,即使恢复到之前的刊期,对期刊的长远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不利影响。论文是作者新近研究成果的体现,需要将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出来,以达到学术交流的作用。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刊期?
1、以发表为目的
常见的有项目结题、职称评定,这类对文章时效性要求排在首位,过了提交材料的时间节点,文章才刊出,则不能用于证明学术能力。所以,首选出刊时间短,刊期为月刊、半月刊、旬刊和周刊的期刊。
2、以期刊质量为导向
研究表明,在国内经济类156 种核心期刊中,半月刊6种,双月刊61种,月刊 89种,以月刊、双月刊为主。在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五大刊中,1种为季刊,3 种为双月刊,1 种为月刊。所以,刊期与期刊学术质量并无直接关系,应选择行业认可度、学术质量优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