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截至 2022年6月,已经有 2271种期刊加入网络首发的阵营门,占我国期刊总数的 22%左右。网络首发是数字出版、增强出版的产物,将数字出版与纸刊出版有机结合起来,以缩短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提高出版效率已成为期刊界的共同心愿。
一、定义
网络首发( Online First Publishing)是指编辑部优先将录用论文通过网络出版商的网络出版平台进行网络出版,确认论文首发权,之后再以期刊印刷的方式出版论文,最后通过与网络出版商“对接”,实现论文的网络首发版本与印刷版的有机关联。按照我国有关网络连续出版物的管理规定,在网络首发平台上出版的论文被认定为正式出版,属于网络出版的一种方式。作者可在网络首发平台下载“网络首发论文出版证书”。
二、形式
网络首发发布的版本包括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和印刷版。录用定稿由于方便快捷和操作简单被期刊编辑部普遍采用,但其插图和公式中有些内容难以修改,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排版定稿一般要经过专业排版人员用出版专业软件排版,并经过编辑校对,错误相对较少。
同一论文网络首发的版本存在差别,若第一版本有较严重的编校错误,编辑会将该版本撤回,并予以修改重新上传,但这又网络首发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面临的问题
新事物的诞生有其优势,同样需要在摸索中不断改进。就目前而言,网络首发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三方利益相争、编辑工作量增加等等,需要作者、编辑、平台合力解决。
1、利益纷争
网络首发涉及期刊、作者与平台,作者作为金字塔的底层,将文章发表在期刊上,让渡复制权、发行权等,支付版面费,所获稿酬却较少;期刊需要向平台支付网络编辑系统的日常费用,并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难以维持期刊发展;平台作为逐利的企业,想要通过网络首发捞取更多好处。
2、标准难以统一
“三审三校”作为期刊稿件出版的硬性流程,在网络首发上却不适用。各期刊对网络首发的认知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网络首发质量层次不齐。有的期刊将网络首发理解为抢占学术热点,尽快发表论文成果,以保证论文学术性为首,忽视编校错误;有的期刊严格遵守“三校”制度,错失发布的第一时机,也徒增了编辑工作量。
3、论文引用、认证混乱
现实中论文的发表时间更多以纸刊的时间为准,由此引发学术成果的登记与认证、论文的引用、期刊评价的时间起点混乱的问题。按照参考文献著录标准,需要标注论文的刊期等信息,网络首发文章一般以DOI号代替,但并不是所有网络首发文章都有DOI号,导致无法引用,或引用格式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