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SCI润色主要的用户群体是母语为非英语的科研工作者,在不影响文章主旨的情况下,对文章的语法、专业术语、表述等进行修改,以提升文章文字水平的可读性。
为什么需要润色?从定义就可以看出,母语为非英语的科研工作者写作出来的文章,存在一定的语法、表达等错误,影响文章的阅读体验。即使文章质量过高,但读起来不通顺,影响阅读的流畅性,大多数作者也会选择放弃。
其二,文章的创新性、学术价值是编辑初审的重点,但文字水平的可读性同样是重点。我们都知道编辑一般为具有专业背景的科研工作者或新闻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审查的重点包括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包括文章是否符合期刊格式要求、文字水平的可读性等。因为文章格式上不符合期刊标准,将增加编辑的工作量,编辑对此的处理一般为拒稿。所以,经过润色后的文章,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能减轻编辑的工作量,增加录用的概率。
现在SCI常见的润色有两种,一是“软件+人工”,借助deepl等软件对文章进行大致修改,然后辅以人工检查,对软件无法检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一般能满足期刊的要求,但这需要多进行几次实践;二是求助于润色机构,市面上有很多,比如学点平台、爱思唯尔、MDPI、预印本平台等等,各机构的修改专业性、价格、效率等不尽相同,但都有助于提升文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