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文章录用,作者受到期刊的录用通知,接下来一步就是文章见刊,但见刊往往存在待发时滞,待发时滞是当前出版时滞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出版时滞指期刊 1 a 内所有论文出版日期与收稿日期的时间差平均值,是一个衡量论文交流迅速程度和期刊时效性的指标,这是文章录用后很久才见刊的最根本原因。
出版时滞是期刊稿件录用率和刊用率的直接体现,期刊稿源在一年内的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编辑部需要根据期刊的定位、文章的研究方向、栏目等宏观调控稿件的录用率与刊用率,以保证期刊的正常刊出。若期刊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稿件储备,以避免期刊出版出现“等米下锅”的困难,又不能过多储备,以避免论文积压导致出版时滞过长的尴尬。
根据《科技期刊学术类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出版时滞“少于 280 d 为优,大于 380 d 则为差”。出版时滞过长将影响文章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学术水平极大贬值,从而减弱甚至失去科技竞争力,使期刊失去一部分优质作者;出版时滞过长也可能造成一稿多投、重复劳动等不良趋向。这必将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整体质量,优质稿源大量流失,而稿源的缺乏,又是导致录用率过高的根本原因。
较长的出版时滞是期刊困扰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当刊用率约为 25% 而出版时滞超过 1 a 时,应适当提高受理和录用标准,将录用率降低至小于刊用率。受理和录用标准提高,编辑需要处理分配外审的稿件减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待出版的文章上,能有效提升文章的处理速度,从而缩短出版,则可缩短出版时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