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术动态 查看文章

追求学术深度,博士研究生须放弃“快餐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3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王霞

随着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有很多的双一流高校,在申请博士研究生学位时,取消了对发表论文的硬性考核。

1.png

为何高校会取消这一考核标准呢?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论文发表究竟有何作用?如论文发表不再作为硬性要求,那意义何在?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从“发一篇有一篇”到“发一篇是一篇”。这也引发大家的思考?

2019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博士培养规定,规定中,表示,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影响考核指标。紧随其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加入其中,博士毕业,取消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

同时,相关高校还提出由各学院或各学科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科特性,重新制定博士成果考察的新办法。上海交大的一些工科学院,均针对工程博士学位给出了可选的不同成果形式,包括科技奖励、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学术论文等。

此举发布后,在博士论文的毕业论文上,学术型论文和专业型论文也有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专业型论文对作者的实践能力、技术转型等有特定的要求。

真正实施改革政策后,大家对此整体呈支持态度。指导教师和博士生都更加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进一步强化了对学位论文创新性的考察。

就目前而言,改革政策已经到达了预期效果,博士论文发表整体的质量有所提升。

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取消后,博士生们感受到什么变化?是否如释重负?

刚开始,大家以为这意味着不用发论文,毕业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不然,学术对于研究成果的考察更为严格,毕业压力只增不减。

有的院系细化了对学生创新成果的审查,重点关注选题报告、资格考试与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是否存在不通过的记录,以及论文同行专家盲审评议有无出现C或在学位论文答辩时有无未全票通过等情况。

但如果不发表论文,博士毕业在就业市场上不占优势,很多高校都会在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出,博士在读期间需要发表高水平论文 。学点小编了解了很多招聘信息,发现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依然是博士人才引进的综合评级条件之一。

从就业角度出发,博士相关论文发表虽在学校层面“松绑”,但其现实要求依然存在。

所以,高校取消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不是鼓励博士生不发论文,而是要打破“唯论文、唯数量”的怪圈,避免简单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代替学位论文质量。

不是不发论文,而是要发高质量的论文,以上就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更多学术资讯,不妨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