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学术界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论文重复率是文章质量的直接体现,在一定的范围内,论文重复率越低,文章质量越高。在论文评审中,查重率被过度倚重和过分强调,不少期刊的审稿流程均有根据查重率进行分类处理的环节。初审阶段,期刊常将“查重率过高,予以退稿”“查重率过高,请将重复率降至 20% 以下”这类意见发给作者。外审阶段,审稿专家也可能因查重率偏高而直接拒稿。
诚然,论文重复率过高意味着作者有抄袭的风险,但仅凭论文重复率就断然下结论也是不可取的。论文查重率仅指文章重复字数与所查询文章的字数总和的比值,系统检测也仅从文章的词、句、段落的表层含义入手,而非建议在深度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上。因此,不同查重系统所使用的算法、收录的数据资源不同,同一篇文章的查重率也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统计了 154 篇在知网万方和维普查重结果,但查重率分别 为 14.6%( 9.4% ,23.% ) 、17.6% ( 12.0% .24.7% )、36.6%(28.1% ,45.8%)。其中有的文稿在不同查重系统检测的查重率差值达 20% 以上。
教育部 在2020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亚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论文重复率检测等仅作为检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辅助手段,不得以重复率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
相较于重复率,抄袭、论文创新性才影响文章质量的关键。抄袭是学术不端的范畴,从学术出版、著作权和学术科研诚信角度均对其认定、表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论文质量则是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方面综合评审的结果。重复率作者可通过改变叙述方式、调整语言语序、翻译、高级剽窃等方式降低文稿查重率,其文章的核心内容几乎一致。
所以,论文重复率越低,文章质量越高是一个伪命题,论文重复率仅是衡量文章质量的维度之一,期刊在决定稿件录用时也不应仅依靠论文重复率,也不应设置过低的重复率阈值,比如文章重复率应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