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AIGC是近年来热门的话题,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种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一种新的内容创作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更高效地生成和处理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AIGC生成的内容同样可以是论文,虽然这两者看似没有联系。其实早在AIGC还未流行之际,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就已出现,其生成的论文被知名期刊和学术会议所录取。
2005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三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编写出论文生成软件SCIgen,所生成的论文被学术会议录用,此后机器生成的毫无意义的论文经常被学术期刊或会议“录用”。2008年,德国学生利用该软件生成论文,并向武汉举办的 IEEE 国际会议投稿,机器虚拟的Schlangemann 教授被当成知名学者,并受邀为会议主持人,机器暴露真实“身份”后让举办方异常尴价。
AIGC的出现为编辑审核带来了巨大考验,其生成的论文是基于算法的学习的数据库与预设算法的准确性,因此若数据偏见或不准确、数据缺失或不完整、AI模型被暴露于虚假或误导性的数据示例中、AI模型无法准确理解问题的上下文以及撰写算法个人的价值观等情况将使论文缺乏客观性,带有很大的偏见。因此,为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编辑出版人员应借助AI检测工具识别论文中AI生成的内容。
早在2023年初,一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就开发出了一款名为GPTzero的AI检测工具,用于检测文本中是否存在机器生成的内容。其后Copyleaks、DetectGPT、AIGC-X等国内外检测工具也应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