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如何处理审稿意见?

发布时间:2022-09-22 来源:学点平台

      专家审稿作为期刊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编辑对论文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同时指出论文的差错和不足,给作者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使论文质量得以完善和提高。专家审稿对于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科研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以及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专家事务繁忙、科研任务重等原因,推脱审稿、拒审、敷衍审稿、拖延审稿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专家审稿意见不充分,参考性和指导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期刊发表周期,并让作者对期刊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期刊的发展。

 

图怪兽_b1ab7e663f74b1ca8d50f058c3eff14d_69443.jpg


      一、专家审稿意见的类型

      审稿意见类型专家审稿意见主要包括论文评价和修改意见2部分:论文评价是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等方面作出判断;修改意见是针对论文具体内容的修改、完善和提高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意见。专家审稿意见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1、A类审稿意见,既有对论文的整体评价,又有修改意见,而且很细致,这是最好的;

      2、B类审稿意见,只对论文水平整体把关,对细节不太注意;

      3、C类审稿意见,对论文整体不作评议,细节上加以指导,大节上可能存在潜在问题。

 

      编辑部在定稿时需要全面阅读、综合分析专家审稿意见,从中衡量取舍,互补协调。若专家审稿意见无实际意义,无法帮助编辑对论文的取舍,为保证期刊质量,这时应重新分配专家,再次审稿。

 

      二、审稿意见的评判指标

      一般作者接收到的审稿意见是经编辑整理后发给作者的,编辑在论文投递的过程中起着沟通联接的作用,让审稿专家与作者得以交流。但是,作者对一手的审稿意见知之甚少,缺乏对审稿专家审稿侧重点的直接感知。通常情况下,审稿专家在审稿完成后,会给出审稿意见,其意见质量和内容各不相同,一共有5个衡量指标可评判审稿意见:

 

      1、能否对论文的理论和概念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2、能否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3、能否发现论文内容上的错误;

      4、能否发现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5、能否发现论文中术语的错误。

 

      总而言之,审稿专家的意见对作者至关重要,“充分”且有质量的意见能让作者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也能体现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和期刊态度,是一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