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国自然基金在科技部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的同一天,也公布了相关规定:《科研诚信规范手册》。
国自然基金《科研诚信规范手册》长达48页,相比科技部发布的25页《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内容增加了很多。
不过国自然的规范手册长度更长也在情理之中,国自然规范手册给评审专家和国自然基金委工作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诚信规范。
接下来学点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最新发布的《科研诚信规范手册》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条款:
1、AI部分
在科研人员在填写申请书时应当杜绝的行为部分,明确列出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申报材料。
在成果撰写与引文注释部分,国自然基金委和科技部一样对由AI产生的内容都做出了如下要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应在研究方法或附录等适当部分披露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式和主要细节。”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明确标注并说明其生成过程;不应含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内容;不得将其他作者已标注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作为原始文献引用,确需引用的应加以说明;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成果共同完成人。”
2、人工智能评审
国自然基金委规定:“评审专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评审的,应事先征得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许可,在操作中防止泄露评议内容;一旦发生信息泄漏应及时告知自然科学基金委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
3、避免数据由一人保管
“有多个科研人员参与的合作研究,应当制定数据保存的协议并遵守相关规定;应避免将数据仅交由一人保存,以防止数据被篡改。”
4、图像处理需谨慎
“在图像处理中应当谨慎对待亮度、对比度或色彩平衡调整,图像调整不应导致模糊、消除或者误传原始图像所呈现的所有信息,不应为了特别强调或忽略图像的某些部分进行增强、模糊、移动、移除或添加。”
当然对于科技部禁止的非正常数据图像调整,国自然基金委也做出了相同的规定:
5、不能使用诱导性文字
“招募参与者时不得使用名额有限、招募即将截止等诱导性广告文字或具有诱导性鼓励性的图表、数据、图片或符号等。”
6、实验安全问题
在1.7其他研究资源的使用部分,强调了实验安全问题:避免或杜绝在没有通过安全等级验收的实验室从事超越安全要求的研究活动。
7、作者贡献及署名
对于究竟谁有权利在论文中署名,国自然基金委同样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不是笼统的称为对研究有贡献:
“作者身份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在署名权问题上特意强调了保障学生的权益:
8、科研人员诚信问题
国自然的科研诚信规范手册对于科研人员的不当行为限制,比科技部《指引》更加详尽的规定:“避免因个人喜好、科研能力、利益关系等因素而对某些初级科研人员和学生有所偏向。
避免基于自己的利益确定初级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研究计划,或安排他们从事与其实际能力、时间安排不相符的工作。”
9、学术不端行为认定
科研人员如发生(但不限于)以下行为,将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是科研不端行为。
关于国自然基金委最新发布的《科研诚信规范手册》的要点分析,学点小编就给大家分享这个,想获取完整版《科研诚信规范手册》,不妨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