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刊载内容质量的优劣,期刊编辑作为论文稿件审稿的第一道门卡,根据期刊的要求从刊载和学术质量综合的角度评判文章,而作为把握学术质量最关键的专家,在其审理过程中,给出的审稿意见不尽相同,更有甚者无审稿意见。
一、审稿专家的组成
审稿专家一般为同行业的学者,对行业非常了解,并且熟悉研究领域新动态,但对于大学学报这类综合性期刊而言,其审稿专家来自于不同领域,专家也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专家库,根据稿件需要选择合适的专家。通常情况下,专家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研究领域
学术质量才是期刊质量的生命线,同行业高水平的专家才是保障质量的关键。所以,专家的研究领域是选择专家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稿意见的专业性与可借鉴性。
2、年龄
一般来说老中青年龄结构的专家是最理想的,既有专业经历丰富科研水平过硬的老专家把握专业性,又有中生代专家具体从事审稿工作,同时能为青年作家提供审稿工作,为下一代审稿专家的培养做铺垫。
同时年龄又是关乎审稿意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各种研究数据表明,老专家审稿质量相对较差,并不返回审稿意见或审稿意见空泛,无实际指导作用,甚至直接拒绝审稿;中青年专家平均审稿时间较短,且审稿意见优秀率最高,能给翔实的审稿意见,对作者和编辑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3、学术水平
不同的专家之间其学术水平自然不同,期刊选择审稿专家时应综合选择符合期刊要求的审稿专家,不可一味相信资深学术大牛,要相信符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为什么没有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一般分为:退审、超期未回、退稿、修后再审、录用五大类,而没有审稿意见却是最痛苦的。因为,作者和编辑无法获得任何有效信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期刊的发展。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专家本身原因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邮件未能准确送达,审稿人未收到编辑部的审稿邀请;专业不对口,不熟悉所审稿件内容;工作繁忙,无暇审稿;对刊物本身不认同;重视程度不够等等。
2、专家学术水平过高
资深行业教授对于论文学术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篇论文在不同专家的眼中,其论文学术性差别很大。由于这篇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和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不匹配而被退稿或不给出审稿意见,也在情理之中。
对作者而言,了解审稿专家的组成和审稿意见,有助于自己初步判定论文被录用的概率有多大,但从另外一方面说,投稿后被拒或没有审稿意见并不一定是作者的问题。但同时,即使没有审稿意见,也应积极与期刊编辑沟通交流,以免获得更多信息,从而帮助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