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2024年1月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一则通知《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常规副高岗位管理的通知》(哈工大人〔2024〕14号),在高校以及学术界引起大家广泛热议。这个通知发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且看下文学点小编给大家解读!
早在之前就有传闻副教授“非升即走”的通知,但真正开始落实,却从哈工大开始!
从网传的文件来看,哈工大发布教师管理通知的文件中有2点值得关注:
1、新聘任常规副高岗位,需签订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是6年;
2、6年内,新聘副高岗位教师如不能转为正高或以上,就需进行转岗,转到实验工程岗、专职科研岗,或解除聘用合同。
就这两点意味着什么?我们还需要考虑哈工大出台这个新规定有着怎样的用心?会如何执行?新聘任的副高青椒们要如何应对?
文件中规定的了新聘的副高岗位教师并非是来去自由,既限定了聘用期限,又在聘期内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要求,如果科研者没有实力,很难待下去。
不得不说,青年学者的压力确实很大,科研、教学、项目、论文等等,针对各位要求减轻青年教师压力的呼声,哈工大也提出了新的规定:
3、新聘任和老体制内的区别
从上述文件中可看出,哈工大将区分两种“常规副高”,他们有何区别?
老副高,在哈工大从中级职称即助理教授或讲师晋升成为副高的;
新副高,自本通知发文之日起新聘任的副高。
可以看出,老副高经历了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的“非升即走”,也就是经历过学校的大力淘汰之后的上岸者;
而新聘任的副高,大概率是从校外引进来而直接给了副高职称的教师。
为何要出此规定,新副高“非升即走”?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文件的管理对象是新引进的副高人才,这些人才是直接凭借学历和之前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进来的,真正的能力如何还需要考核。
学校给新引进副高6年期限,考核后达到了“准聘正高”的科研标准,才能转为长聘副高,也就是通过了“非升即走”。而长聘之后,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获聘正高”,那么就要看什么时候有了名额,且领导们愿意给你这个名额。
如果6年期限内没有达到“准聘正高”的标准,那么就转岗或解聘。
加强新聘的引进人才考核,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水平,实现人才引进的目标,也有利于提升高校整体的科研氛围,公平的科研环境对教师有激励作用。
关于哈工大发布的加强高校教师管理的通知,你怎么看?更多想法探讨,不妨私信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