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一篇合格的论文中,实验部分占比非常重要,实验研究方向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但很多作者其实并不知道实验研究方法有哪些要素,本文学点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实证研究方法概述、实证研究的基本流程、实证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实证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实证研究的优势与局限等五部分内容。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与规范研究方法相对应的方法,它是基于观察和试验取得的大量事实、数据,利用统计推断的理论和技术,并经过严格的经验检验,而且引进数量模型,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联系。相比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主要进行定量分析,依据数据说话,使其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更精确、更科学。
实证研究三要素一定离不开
①科学理论
理论开展是实证研究的基础,脱离了科学理论的实证研究,无异于进行一次数据挖掘和组合的游戏。在实证研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变量,构建模型、分析结果,都离不开理论。
②数据
数据之于实证研究,如同大米之于巧妇,数据越完整、越准确,实证研究的可靠性也越高。
③方法
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融合了统计推断、参数估计等现代统计学知识。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实证研究的基本流程
1、确定选题
实证研究过程,首先要确定选题,如:社会科学以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选择可行的选题,也是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选题。
2、理论推导并提出研究假设
一旦确定了研究选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理论推导来说明选题的合理性。直接去检验理论的真伪,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基于逻辑理论推导,可以通过研究假设,直接证明理论的真伪。
需要注意,研究假设要紧密结合理论推导,并且研究假设表意要清晰,可操作性要强。
3、数据收集与实证研究设计
提出研究假设之后,要围绕研究假设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有两层含义:
一是收集的数据要同研究假设中的概念相一致,即假设中的概念转换为数据;
二是数据要完整、合理、力求准确。当数据收集完毕,研究者要设计实证计量模型,将零散的数据组合起来,以便于进一步分析。
4、实证检验分析
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实证模型,研究者要选取适当的实证检验方法。在分析检验结果时,要考虑经济意义,也要考虑统计意义。
5、提出研究结论
当研究者对实证检验结果做了详尽分析之后,应当提出明确的研究结论。
研究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结论:
本研究对该领域的理论有什么边际贡献,可能修正了既有理论,也可能推进了既有理论的发展;
本研究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有什么价值;
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哪些不足,未来可能继续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实证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也是谋求新发展的策略。
研究设计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却都围绕着两个目的:一是辨识问题,提炼主题;二是论证和验证主题,即回答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取得什么结果以及选择论证此预期结果的技术方法。
其次,要设计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最后,要设计检验模型。
实证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
想要实证设计成功,有三个关键因素:
1、选题要符合理论基础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如果选题本身就不符合理论逻辑,实证设计的结果肯定也不理想,即使实证分析的结果和预期一直,这样的实证研究也是没有价值的“伪回归”。
2、变量设计要准确可靠
比如我们想研究高薪能否达到养廉的目的,在设计变量时,我们如何计量“清廉”这个概念。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实证研究也很难继续下去。
3、模型设计要科学
实证模型既要考虑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的知识,更要考虑我们收集的数据有何特点、数据结构是什么样的。
4、实证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实证研究方法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因果规律是基本前提。有利于提升实证研究的逻辑可靠性。
二是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归纳主义注重从广泛的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能提升实证研究的普遍适用性。
三是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这从研究立场上提升了实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中立的价值判断也让实证研究的结果更令人信服。
本期学点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更多关于论文写作、投稿方面的问题, 不妨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