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专家审稿,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2-10-08 来源:学点平台

      专家审稿与同行评议往往密不可分,许多作者对“三校三审”比较熟悉,但对专家审稿的细节缺乏了解。为什么审稿专家获得的报酬较少,但往往很乐意接收期刊的审稿邀请?为什么审稿意见笼统、空泛,并无说服力,审稿专家是否对专业并不熟悉专业领域?

图怪兽_4394c72fcb3d0f508ef82dbfbe7a7b25_17986.jpg

      一、审稿专家能获得什么?

      同行评议中审稿专家有一定的报酬,能建立学术声望,并与期刊建立良好关系,但主要基于责任而承担起审稿工作,包括对学术界的责任、对委托方未来发展的责任和作为科研工作者本身的责任。

      1、对学术界的责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适用于学术界,整个学术界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何况在当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评估论文的学术贡献,指出研究中的问题,还要做出有建设性的评价,帮助作者提升论文质量,推进科学进步。

      2、对委托方未来发展的责任

      评审人受期刊、会议、机构等委托,从期刊定位、宗旨、发展方向多方面遴选符合委托方要求的论文,其审稿工作应符合委托方的利益。

      3、科研工作本身的责任

      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 员,评审人完成自己的评审工作、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发展是其职责所在。评审人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伦理规范,基于成果的学术贡献和评审委托方的长期发展,做出对评审对象有建设性的评价。

      二、为什么审稿意见空泛?

      既然审稿专家的审稿行为是以责任驱动为主,不负责的审稿专家往往就会产出毫无建设性的审稿意见。此外,与编辑工作的失误和审稿专家的思维同样有关系。

      1、责任缺失

      审稿专家在行业内专业性强,就会担任很多社会职务与行政职务,审稿工作一般都是在专家休息时间所做。对于事务繁忙的专家来说,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只能给出空泛笼统的意见敷衍了事。

      2、编辑工作失误

      编辑初审后的文章才会送到审稿专家手中,如果在第一轮评审中主要问题没有被发现,而在之后的评审中被指出,既会给编辑部和作者带来巨大的修改成本,也会让审稿专家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撰写意见时带有情绪,缺乏公正客观的态度。

      3.、审稿思维

      很多审稿专家会陷于“破坏性”的审稿思维,即把评审工作理解为寻找拒稿理由,不基于评审人专业技能和经验,做出符合科学共同体价值导向的评审决策,而非帮助作者提升论文质量。

推荐资讯
开放同行评议有什么价值?

确保同行评议的质量始终是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单盲”或“双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

机器参与论文写作是大趋势嘛?

最近爆火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又一次将我们的视线聚集人工智能,也让多家学术期刊...

这些快速发表论文的技巧,你不得不知!

职称评审时,论文能否快速发表及见刊,关系到职称晋升的进度。因此需要进行职称评审的学者都会...

学点平台英文查重服务——确保学术诚信,保障稿件安全

在学术研究和出版领域,学术诚信始终是核心价值之一。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学术不端行为,学点平台携手全球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