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术动态 查看文章

一稿多投如何被发现被界定?

发布时间:2024-05-24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王霞

很多作者会想要一次性多投稿几本期刊, 从而节省时间增加投稿成功率,但其实这是属于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而且通常期刊都会在投稿须知中明确规定禁止一稿多投。那么一稿多投是如何被发现呢?期刊又是如何界定一稿多投行为?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发表(同时或者先后发表)。一稿多投违反了投稿规范,也浪费了审稿人的时间。有时,这篇稿子投了不同的学术期刊,会落在同一个审稿人手里,那么审稿人就有可能会把情况报告给期刊编辑。

国内大部分期刊都有投稿系统,这些采编系统都是基于庞大的文献数据库,有的作者投稿一本刊后,一星期未得到回复,便马上另觅他刊投稿,作者自以为编辑不知,其实他低估了现在的投稿系统。

编辑部每收到一篇投稿,系统里都会自动显示这篇文章和作者的相应信息。编辑在后台处理文章时是会发现端倪的,如果你一稿多投,编辑一目了然,如下图:

1.jpg

这种情况需要作者自觉地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也就是不能在上一本刊未发表结果前,不能转投他刊。

但是,有的作者在收到拒稿邮件之后另投他刊,仍旧被判定一稿多投,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大多数期刊都是使用投稿系统收稿,如果被退稿后马上又投稿其他期刊,由于时间距离太近,仍然会被系统判定为一稿多投的。核心期刊编辑建议被退稿后15天再投稿他刊。

2.jpg

被退稿后15天再投稿他刊?????因为系统的原因,就叫急着想发表的人再熬15天?

早在之前,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职业专栏(Nature Career Column)发表了葡萄牙学者Dritjon Gruda投稿,文章指出“一稿多投”不仅延误了科研工作的进程,还阻碍了科学信息的快速传播,学术期刊不应利用这项不合理的政策囤积投稿,“是时候废除‘一稿多投’禁令了。”

3.png

Dritjon Gruda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明了一稿多投十分影响论文发表时效性,阻碍了科学传播的速度,导致有些特殊学科如气候科学、健康和医学不能及时实现知识共享;而且对于初入学术界的科研党和来自代表性不足背景的科学家来说,延迟不仅令人沮丧,也是职业发展的障碍。

4.png

期刊尽快审核文章并发表是应有之义;如果期刊让作者等待太久,作者转投他刊也非常合理。近日,Cell出版社宣布推出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审稿系统,即“一稿多投”系统。

该服务目前允许作者将研究论文提交至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的期刊,以及一些与Cell出版社合作的学会期刊。需要注意的是,综述文章不能使用此种审稿系统。目前,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已有27本期刊加入了Cell Press Multi-Journal Submission审稿服务,其中有21本为SCI期刊。

虽然“一稿多投”普遍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很多作者觉得“一稿多投”有其正当性。

有些期刊杂志社的操作令人无语:官网投稿完以后,好几个月迟迟不见动静,不看、不审、不退稿,状态不更新,作者只能焦急等待,真的不能怪作者一稿多投;更有甚者,只接受邮箱投稿,投过去直接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对于一稿多投,你怎么看?


推荐资讯
知网100%国有控股,钱100%给国家了吗?

还有谁不知道知网为 100% 国有控股?是的,在知网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肖宏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之前...

什么是OPR?

Open peer review即开放同行评议,指将涉及同行评议的信息对公众进行部分或全部...

硕士发表SCI,必须要拎清的技巧!

SCI的发表,对于论文的要求较高,不同的专业和学历,论文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保证论...

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为什么?

近日,因知乎热榜问题“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