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国际学术期刊评估论文多通过同行评议,推荐合适审稿人可加速文章处理和提高接收率。有研究发现,与编辑自己直接安排的审稿人相比,作者建议的审稿人可以提高文章的接收率。
所以投稿时,大多数期刊都会要求作者推荐3-5个审稿人(peer reviewer),尤其是Elsevier旗下一些期刊,甚至要求投稿作者提供8名以上的推荐审稿人名单!
然而作者自己如何查审稿人呢?作者推荐审稿人应具有哪些特点呢?本文学点小编和大家分享。
简单来说,审稿人必须符合的标准有:
1、与任何一位作者都不存在利益冲突;
2、与作者非同一机构;
3、近三年内未与作者共同发表过论文;
4、具有论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5、是论文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学者;
6、拥有学术/科研机构且认可的学术背景。
审稿人查找方式
从Google搜索
作者使用Google搜索,通过Google Scholar导入Endnote的话,都会带有作者的投稿信息。如:其中Author Address里就有你需要的Email和所在机构,把文章通讯作者可以当作审稿人推荐给期刊。自己文章中参考文献的作者是审稿人的优选,一本期刊需要推荐2-3名审稿人,而一篇文章有数十条参考文献,很多作者会有邮箱信息,可满足作者的需求。
从参考文献中寻找
可以在参考文献的期刊原文中找到作者信息或者在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中找到作者信息。但是由于杂志要求不同,部分杂志一般只提供通讯作者的完整信息,其他作者只提供姓名和单位,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找。
从目标期刊官网的编委名单里找
通常期刊审稿系统内,会提供编委名单,可以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关的编委。在审稿系统内提供编委名单的下拉框,可以直接在下拉框内勾选编委,一键搞定。
审稿系统一般需要提交审稿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邮箱。前两者比较好找,最后的邮箱较为困难。一些编委名单,仅仅是名单,有的甚至不是全名。
所以如果没有该作者的邮箱,可以通过搜索这位作者作为通讯作者时发表的文章来寻找作者的邮箱。
从领域“大牛”入手寻找
一般来说领域内的“大牛”通常非常忙,基本抽不出时间来进行审稿,可能会拒稿。所以我们可以把思路打开,邀请“大牛”研究组的成员,沿着“大牛”的研究小组向下找。
方法就是进入大学网站该研究小组的页面,查看小组成员,寻找合适的审稿人。
从目标期刊已发表文章的作者里寻找
这些学者不仅了解你所做的研究内容,而且被期刊所熟知。所以如果你推荐这些学者,期刊采纳的概率将会较高。
在PubMed中输入投稿论文关键词和目标期刊名,寻找在该期刊内发表过的相关文章,然后寻找到合适的作者作为推荐审稿人。
总之无论论文是盲审还是公开评审,选择审稿人都是关键的环节,评议也可以被认证,审稿人同意公开其评审意见,对其自身发展也有好处的。一些知名学者也乐于作为审稿人,根据他们审稿的工作量可以出具相应的认证报告,这对审稿人求职,晋升,基金申请等都是有帮助的,因此作者可放心的去寻找本专业人士作为审稿人,形成自己的审稿人资源库,对后期发表论文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