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都知道现在现在学术论文发表越来越难,大家都产生疑问:为何期刊不多增加版面,提升收稿量呢?
理智回答:异想天开!每本期刊申请刊号的时候都已经定好体量,陡然加版是真的不拿出新闻出版总署当回事吗?国内的期刊跟国外的又不一样。
如果真的可以加一万篇的版面,或者也不用一万篇,增加一些就行,对现有的学术发表行情又有什么影响呢?
灌水文章大量出现!反科学文章可能也会慢慢现行!
三年前,国内期刊整改,砍掉大部分版面,这是为何?
本来400页可以发200篇文章,后来直接缩减至250页3版起发,一期刊物缩水量过百。
版面稀缺了,投稿战线直接拉长,僧多粥少,很多人等不及,耗不起,挤不下。“即使有评审环节,但是让一两个人决定论文的命运,合理吗?万一有可能看走眼,使优秀论文被埋没呢?”
期刊整改,从18年到21年,都改了什么?为什么要改?
期刊整改的苗头,从18年就可以窥见。那时候就已经有部分期刊开始要求1.5个版面起发。19年,一些办刊质量不高的期刊陆续被取消刊号,2020年,知网要求收录的文章必须2版以上。21年之后国家要求所有学术期刊必须要控制每年刊发文章数量,文章必须3版至少5000字起发。每年篇数不得超过2000篇,每篇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
到目前为止,期刊要求3版起发。杂志社收录的文章少了,那么对于想要生存下去的期刊来说,毫无疑问的版面费也跟着而上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何要整顿期刊?
翟天临以一己之力整顿了整个本硕博群体,那么期刊整改又是为何?
事情还要回顾到——熟鸡蛋返生事件,带来的普刊大洗牌。
2021年3月,一篇题为《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的论文被发表在《写真地理》期刊上。该论文声称通过一种“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成功使熟鸡蛋返生并孵化出小鸡。这一说法明显违背了科学常识和生物学原理。
这件事就像是一根导火索,将沉入水面的期刊一个个暴露在阳光之下。21年下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期刊发出调整通知,从不间断。
为什么要整改?
对于期刊界、对于学术界,整改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审稿质量,将一大批不够格刊发学术论文的期刊给pass掉。整改之前,期刊发文量很大,每期文章多,出刊周期短,但文章质量低,大多没有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字数,淘汰低水平的论文,将论文的专业性和质量提升上去。整改之前知网一个版面2500字符就能发表成功,整改之后需要起发两个版面4000-5000字符,到现在要求三个版面。
从期刊整改看未来发表文章的趋势:整顿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效果如何了呢?
按照目前来说,期刊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程度,那就是好的期刊更好,不好的期刊更不好。整改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发表的论文质量真的有提升吗?很难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垃圾期刊确实变少了。好的期刊越来越难发,可是发文的需求却只增不减。这样下去,恐怕就只有提升论文的质量,才能让文章发表到一个较好的期刊上。这也符合期刊整改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