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CSSCI和CSCD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两大学术引文索引数据库,这两种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皆每两年遴选一次。国际上,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被称为来源期刊,它们的遴选一般都经过严格的流程,在学术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CSCD和CSSCI分别是什么?二者最大的区别又是什么?本文将详细分析。
CSCD和CSSCI的定义
什么是CSCD?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主要收录的期刊类型有:物理、数学、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等理工科。收录的期刊包含中英文优秀核心期刊千余种。
CSCD数据库历史悠久、数据规范准确、专业性强、检索方式完整、多样、方便等,被誉为“中国的SCI ”。
什么是CSSCI?
C刊一般指CSSCI来源期刊,即南大核心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制定,用来评价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刊主要有三个系列,分别是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以及CSSCI来源集刊。
两者创办的单位
CSCD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
两者核心目录更新时间
CSCD和CSSCI来源期刊均是每两年遴选一次。
CSCD每次遴选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定性评价则通过聘请国内专家定性评估对期刊进行评审。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SCI来源期刊会根据影响因子、被引总次数等数量指标与各学科专家意见而确定的。确定之后,每年根据期刊质量的情况,增删、调整有关期刊。具体确定来源期刊的原则有:
入选的刊物应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
入选的刊物必须是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且具有ISSN或CN号;
入选的刊物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应多数列有参考文献;
凡属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类的刊物不予收入;
译丛和以发表译文为主的刊物,暂不收入;
通俗刊物,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的各体文艺刊物,暂不收入。
收录期刊数量
CSSCI(2023-2024)共收录660种来源期刊和249种扩展版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数据库共收录1340种来源期刊,包括996种核心库来源期刊和344种扩展库来源期刊。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317种,中文期刊1023种。
两种引文索引较上一轮收录来源期刊数量均有小幅增加。
两者发表要求区别
发表CSCD和CSSCI的论文都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对学术论文的质量有较高要求外,还对作者单位和作者身份有限制。CSCD主要面向理工科方向的本科院校,要求至少硕士研究生或讲师以上身份,在读一作需要加导师二作。CSSCI主要面向文科方向,要求一本博士或者副教授。发表这些期刊的论文在职称晋升、项目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CSSCI和CSCD作为国内两大学术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便捷的检索工具,还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推动了我国学术研究和期刊评价工作的发展。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CSSCI和CSCD的相关知识是提升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