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这本Top期刊解除「On Hold」,但被降区!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eLife解除「On Hold」状态,意味着这场持续一个半月的拉锯战终于画上了句号。对于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

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显示,eLife期刊的「On Hold」已经解除,但收录数据库显示ESCI,已然被降低。

1.png

eLife发展时间线

eLife期刊主编变动

eLife的创刊主编为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之前还担任过PNAS的主编。

2019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教授Michael Eisen从Randy Schekman手中接棒,成为eLife新主编。

eLife审稿政策变动

2020年12月1日,eLife宣布,自2021年7月起,将只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论文,如bioRxiv、medRxiv或arXiv,被视为是“先发表,再评审”。

2022年10月20日,eLife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

大量审稿人“随时准备辞职”

2023年3 月 9 日,包括 Randy Schekman 在内的 29 位 eLife 编辑写信给期刊出版方,要求立即撤换主编 Eisen。同时有五位 eLife 副主编辞职,还有大量审稿人和资深编辑“随时准备辞职”。

被WOS标为「On Hold」

2024年10月24日,Web of Science认为,将eLife评定为证据不足的文章也纳入索引,实则是对内容质量低劣的作者的一种纵容,这违背了其自身的标准政策。因此,科睿唯安将eLife列入了「On Hold」名单之中。

2.png

eLife硬刚

2024年10月25日eLife在官网回应:

坐实了此次被「On Hold」就是因为elife“不拒稿”的出版模式的猜想。elife直指wos这个决定是“扼杀了展示如何使用开放科学原则改进出版和同行评审的尝试。

WOS的期刊影响因子一直以来是期刊质量的制定者和几乎唯一指标,但eLife在文中明确否定了这一观点。eLife坚决表明立场,不会因追求影响因子这一单一指标而违背其初衷,更不会因此改变其出版模式。

3.png

科睿唯安宣布暂停其获取影响因子资格

2024年11月13日,科睿唯安宣布:将不再赋予中科院一区期刊 eLife影响因子。不过,该期刊的部分论文仍然会被 Web of Science 收录,且eLife在明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将不会获得影响因子。

4.png

eLife降为ESCI,部分被索引

2024年12月10日,双方达成共识,eLife中被评估为“可靠”及以上级别的文章将继续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不过,鉴于部分被索引的期刊不具备获取期刊影响因子(JIF)的资格,eLife将被编入ESCI。

这意味着,eLife中93%的论文将继续保留在Web of Science的索引中,而剩余7%被评为“不完整”或“证据不充分”的已发表原始研究(VOR)将不再符合Web of Science的收录标准。

5.png

eLife解除「On Hold」状态

2024年12月18日,Master journal List显示,eLife已解除「On Hold」状态!

5.png

无论如何,这次eLife被WOS降区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出版领域的矛盾和变革:是一切由权威“盖章”决定,还是让读者自己去选择和判断?eLife或许不是第一个被「On Hold」后降区的期刊,但它的选择或将影响更多的科学期刊。

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或许更重要的不是某个期刊的“面子”,而是研究的真实质量和开放的学术氛围。这场“影响因子之战”还将持续,但这也许正是科学出版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推荐资讯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如何操作?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的难度比较高,发表过程中大家也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导致稿件被拒,且还不知道被拒...

什么是OPR?

Open peer review即开放同行评议,指将涉及同行评议的信息对公众进行部分或全部...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2024年8 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 202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

期刊投稿有“玄机”——初次投稿如何做?

相信初次投稿作者大多有类似经历:用心撰写论文却被多家期刊拒绝。有丰富投稿经验的作者会发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