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科研诚信乃学术之基石,2024年在科研领域的规范与整顿进程中,2024年,国自然基金委、科技部累计公开通报了4批30份处理决定,共计29起58篇科研不诚信论文。涉及30所高校2家医院4家研究院46名人员,其中至少3名杰青。30所高校中有7所是985大学,8所是211大学。
在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自然基金委)和科技部累计公开通报了多批处理决定,涉及大量科研不诚信论文和相关人员。这些通报旨在维护学术诚信,打击科研不端行为。
涉及单位与人员
高校:涉及30所高校,其中包括7所985大学和8所211大学。具体如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
医院与研究院:涉及2家医院和4家研究院。
人员:共计46名人员被处理,其中至少3名杰青。
主要不端行为类型
请托案件
在本年度通报的4起请托案件中,有两起案件中的评审人员未抗住“人情”,最终与请托人一同受到了严厉的惩处。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人情是要不得的,为了“人情”因小失大,是真的得不偿失。如2024 年国自然第二批通报中,有一位被通报者颇为引人注目,他竟然是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作为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却在收到他人请托时,做出了违规透露自己评审专家身份这一错误行为。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他受到了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3年(自 2024 年 4 月 9 日至 2027 年 4 月 8 日)以及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自2024 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的处罚,同时还被给予了通报批评,这一事件也为整个科研界敲响了警钟。
数据造假与剽窃
部分论文存在数据篡改、伪造数据、图片使用混乱以及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问题。如宁夏医科大学的成江和杭州医学院的汪霄、陈哲灵等人均因论文数据造假或剽窃被通报。
导师套现被通报
某985高校教授套取经费案:该教授通过向学生发放劳务费再回收的方式套取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费,被国自然基金委撤销项目并追回已拨资金,同时取消其国自然申请资格5年并给予通报批评。
实际上,这种操作并非个例,在2024年年初的两起集体举报事件中,华中农的黄某某和北理工的郑某也存在类似问题,尽管他们的具体操作细节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对科研经费的不当挪用和套取。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也让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深受其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
2024年1月被确凿证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华中农黄某某,在2024年国自然学术不端第二批通报中再次被提及。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华中农大在处理学术不端问题上的果断和坚决,其积极推进调查和处理的态度值得称赞。
署名不实与虚构作者
部分论文存在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或虚构作者的问题。如江南大学的张聪在多篇论文中虚构南洋理工大学的作者。
对于上述学术不端行为,相关部门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规定,对涉事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撤销涉事论文、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给予通报批评等。部分情节严重者还被取消了评审专家资格。
2024年的学术不端名单通报再次提醒我们,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石。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惩戒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鼓励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同时,广大科研人员也应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共同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