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2025年1月9日,首篇Science论文被撤回,涉嫌学术造假。
撤稿背景
2014年4月11日,加拿大西奈山医院Daniel Durocher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一篇学术研究论文,该论文确因大量图片重复使用,近期被撤回。
撤稿声明中提到:发现主论文中的图1和图S3、S7、S9 存在异常。S3、S7、S9和S11中的异常现象。
关于这些问题,Science杂志于 2024年12 月5日发表了一篇关于该报告的声明 。正在确定这些问题的依据。然而,由于数据和图像不规范的范围和严重性,所以期刊决定撤回该论文。
这一事件再次强调了学术诚信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造假不断,情况只会更糟
学术造假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准则,通过伪造、篡改、剽窃等手段获取或发表研究成果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还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不少精英高校都未能幸免。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事件,给学术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更是对科研发展贻害无穷。
202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 明确指出,依法维护科研诚信,从严惩处虚构、伪造科研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科研造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