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新增作者惹争议,论文因署名变动风波遭撤稿

发布时间:2025-01-11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新增作者这种情况,确实在学术界时有发生,这通常涉及到学术不端行为、作者贡献不明确、利益纷争等多种问题。

 近期,就发生了一件因新增作者,而引发的撤稿事件,本次撤稿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与深刻反思。

撤稿事件背景

2022年一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上的论文,原本有望在能源科技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结果却因作者署名的不当变动,而被期刊撤稿。

1.png

本篇论文新加入了三位作者,未能遵循期刊严格的署名变更政策,引发了编辑的深切关注与质询。

遗憾的是,作者团队也未能提供充分且令人信服的解释,致使编辑判定作者署名存在不确定性,论文的作者身份不可信,最终作出了撤回论文的决定。但是作者不同意撤回该文章,并对其理由提出异议。这一决定不仅让作者团队深感震惊与不满,更在学术界激起了广泛争议与深刻反思。

投稿后的论文是否可以新增作者

SCI论文投稿阶段新增作者,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论文返修阶段,二是录用阶段,三是稿件上线出版后,学点小编分别给大家分析。

返修阶段

一般,返修时是可以增加新作者的,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查看期刊是否允许新增作者

可以在期刊官网的投稿须知中查找,对于返修期间有增加新作者的需求,有的期刊会明确指出投稿后不允许增加,有的期刊会要求作者解释原因,并由主编决定是否允许更改。

建议大家若需要增加新作者,一定要前往投稿期刊的官网查阅投稿须知中有关作者信息的内容,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更改。

2.png

部分期刊为防止论文转让等学术不端行为,规定一旦论文投稿,作者信息(包括姓名、顺序、署名人数及单位等)均不得更改。即便某些期刊允许在返修阶段添加作者,也必须提供充分且合理的理由,证明新增作者对论文有实质性贡献,以杜绝论文署名权私自转让的现象。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不可轻易改动

不论是新增作者还是删减作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不建议修改变动的,随意变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投稿期间会为文章带来不好的影响。

需要所有作者同意

稿件新增作者,需要得到所有原始作者的同意,这可能需要通过书面声明等方式来确认。

注意署名顺序

新增作者时,一定要与其他作者协商决定,新添作者顺序一般依次往后,不建议随意更改顺序,在更改时一定要协商好,避免后期争议。

稿件录用后

论文录用后,想改作者就很难了,通讯作者可以用投稿邮箱给期刊部发邮件申请试试,具体可否修改还得看期刊部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是否同意。

也有作者在proof-清样阶段尝试过更改作者的,现在大部分是线上电子版本核对清样,但是一般来说在此阶段,改动过程可能会很难,期刊部出版部门也不一定会同意修改。

所以在此阶段除非特别需要,否则不建议折腾,费时费力,有时候结果也非人所愿。

稿件上线出刊后

论文一旦上线见刊后,想要改动作者,可以说基本没有可能,除非是期刊部出版部门弄错了作者姓名,而你论文中以及清样处理中都是正确的。可以写邮件反馈,期刊部核实后,会帮你纠正。

所以,各位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反复确认,不要后期遇到这个问题。

学点小编认为,即使期刊允许新增作者,这也可能对论文的评审和接受产生影响。期刊可能会认为这种变更影响了论文的严谨性和创新性,从而对论文的审核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决定是否新增作者时,需要仔细考虑期刊的具体要求以及这种变更可能带来的后果。

此次新增作者,而导致的撤稿事件,不仅是对作者团队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学术界的一次深刻警醒。它再次凸显了学术诚信与规范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必须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与期刊政策。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学术荣誉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的惩罚与道德谴责。


推荐资讯
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学术界认可度是否一致?区别在哪?

作为学术工作者而言,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有哪些区别?大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两种论文除形式和发表难度不...

这些快速发表论文的技巧,你不得不知!

职称评审时,论文能否快速发表及见刊,关系到职称晋升的进度。因此需要进行职称评审的学者都会...

期刊投稿想提高命中率,这些点千万要抓准!

写作、研究、投稿是学术研究人员的日常,期刊发表是学术研究成果展现,也是职称评审的必经之路。但其实写稿...

期刊投稿有“玄机”——初次投稿如何做?

相信初次投稿作者大多有类似经历:用心撰写论文却被多家期刊拒绝。有丰富投稿经验的作者会发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