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JAMA》刊登了一篇观点类文章(Viewpoint),探讨了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巨型期刊(Mega期刊)。Mega期刊,又称巨型期刊或大型期刊。
什么是 “巨型期刊” ?
巨型期刊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发表大量论文的期刊,折中所有的定义,大致为:年发文量超过2000,且收取文章处理费的开放获取期刊。
巨型期刊一般具有以下5个特点:
● 出版量大
● 基于研究成果科学可靠性的同行评审机制
● 主题领域广泛
● 完全开放(Full open access)期刊
● 由作者支付出版费用
● 文章发布周期快
2006年,PLOS推出的大型在线期刊PloS One即巨型期刊的首次亮相。
由于PLOS ONE取得显著成功,许多大型出版商推出类似期刊,2017年,Scientific ReportS超过PloS One,成为全球出版量最大的期刊。2020年,Scientific Reports在全球引用量最高的期刊中排第6位,有超过54万次引用量,JCR排名位于Q1,说明巨型期刊的学术质量并不逊色于传统期刊。
问题是,这些巨型期刊影响因子始终可观,对于各位作者而言,一直都是投稿的选择。
巨型期刊的发展
巨型期刊在生物医学界的发展尤为迅速。
2015年,有11种Scopus收录的生物医学类期刊年发文量在2,000篇以上(特指原始创新和综述),它们的总量占当年该学科文献量的6%。仅有PloS One 和 Scientific Report 两种期刊发文量在3,500篇以上。
2022年,在2022年,有55种期刊发表了超过2000篇全文,总计超过30万篇(几乎占当年生物医学文献的四分之一)。有26种期刊发文量超3500多篇,其中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21850篇。
生物医学领域最活跃的大型期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列得名单中,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也在内。
Nature Communications因发文量大,版面费昂贵,网络上有很多质疑、争议的声音,甚至被网友戏称为“水刊”。
巨型期刊的影响
开放获取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意味着透明
如果这些期刊多采用透明的实践,如共享数据、代码、协议和统计分析计划,它们可以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因为产出足够大。一些老牌巨型期刊,如PLoS One和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已经在努力这样做了,聚焦学科的巨型期刊也得要这么做。
发表技术可靠的科学成果,而不论其结果性质如何
我们不是一直在抨击选择性出版的偏见吗?这种做法就是一种很好的遏制手段。当然了,巨型期刊是否实现了这个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巨型期刊的包容性更强
为一些不被传统期刊接纳的结果提供了发表地。如果这些期刊能够发表严谨的数据,并避免利益冲突,那么对于增加观点多样性和挑战正统观念大有裨益,这应该是我们所期待的。
推荐向巨型期刊投稿吗?
巨型期刊有优点,也有缺点。巨型期刊的特点使得一些人认为巨型期刊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线上出版和开放取阅模式可以增加文章被阅读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和影响力,对于一些处于研究生涯早期的科研新人来说,巨型期刊基于研究成果科学可靠性的同行评审机制可以为他们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发表的机会。
但同时,也因为这种同行评审机制、出版量大和发表周期快这样的特点,导致巨型期刊被许多研究人员认定为“水刊”。作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巨型期刊的优缺点来判断是否向巨型期刊投稿,但无论论文发表在哪本期刊上,最重要的是保证论文学术质量和遵守学术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