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MDPI期刊也曾因发文量巨大,且普遍容易接收,受到广大硕博青睐。Frontiers系列在2023-2024两年时间内,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严格控制发文量,拒稿增加等,但MDPI似乎并未受预警名单的影响,因此“独得恩宠”。
MDPI期刊一直以来都颇受争议,回溯预警名单的历史,自第一届起,MDPI 期刊便频繁出现在名单之上:
● 2020年上榜22本
● 2021年上榜7本
● 2023年上榜3本
● 2024年上榜4本
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可是在最新的2025《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中,MDPI今年竟然一本都没有上榜!!
历年MDPI期刊预警情况
在2024年中科院预警名单中,MDPI旗下预警最多,共计4本,其中有3本期刊都多次出现在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中。
● Cancers(2024年预警,预警原因:引用操作)
● Diagnostics(2021、2024年被预警,预警原因:引用操作)
●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0、2024被预警,预警原因:引用操作)
●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2021、2024被预警,预警原因:引用操作)
其中Cancers近三年每年发文量最高达6000+篇;
Diagnostics多次被预警,发文量仍然连年上涨;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在2022-2024年近3年期间,发文量都接近8000。
因此大家在投稿MDPI旗下期刊时,需要多方考虑。
一直以来,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的纳入始终没有公布一个明确的,客观的指标,使得该名单的产生,剔除,都是一个谜,这也是受到广泛质疑的一点。
相信官方也看到了以上反馈,所以在 2024 年名单里特意增加了预警原因,但此举仍没有被认可。「 中国作者占比畸高 」 和 「 引用操纵 」 的纳入原因又受到了广泛质疑,所以看到今年没有这 2 类原因的期刊。
即使如此,很显然,涉及到 「 论文工厂 」 问题的期刊绝对不止这 5 个期刊,它们被纳入的原因是什么,其它涉及到 「 论文工厂 」 的期刊没有被纳入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依旧是个谜。
另外MDPI在被各大高校“拉黑”的情况下,究竟在今年为何能够全身而退,是科研界的利好方向,还是暗流涌动?大家对于此,都猜测不断。
2025年MDPI零上榜的两大关键原因
从“单一指标”到“多维评价”
2025版预警名单将从多维度来评估期刊,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聚焦两类科研生态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1)破坏科研生态良性发展的学术不端行为;2)不利于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出版经费有效使用的行为。
警惕目标转移
中科院将矛头转向新兴“掠夺性期刊”,而MDPI经过多年整改已脱离“高风险”范畴。
MDPI的“自救”策略见效
2024年MDPI旗下期刊平均发文量下降30%,Sustainability年发文从1.7万篇锐减至8000篇。
质量管控升级:拒稿率提升至60%,引入第三方学术伦理审查机构,撤稿率同比下降40%。
MDPI升区期刊分析
不光如此,且有超10本MDPI期刊分区还有了显著提高,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如下:
MDPI的脱离预警期刊记录,既是自身改革的阶段性胜利,也折射出期刊的学术评价体系走向成熟。但期刊预警绝非“免死金牌”,只有持续坚守学术底线,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