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刚选上院士,就被曝二十余篇SCI顶刊论文造假!

发布时间:2025-04-16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澳大利亚免疫学领域权威专家Mark J Smyth教授,他因发现自然杀伤(NK)细胞的功能而享誉学界。

他是澳大利亚学术领域内被引用频次最高的科研学者,曾于2015年与2017年连续荣膺两院院士头衔,科研履历堪称辉煌。然而,在获评院士不足一年之际,其学术造假丑闻被公之于众,十余篇问题论文相继被揭露。

1988年至1992年,Mark J Smyth教授进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短短四年时间里,一共发表了20余篇SCI论文,表现相当优秀。因此,在博士后研究结束后,他就被墨尔本大学奥斯丁分校聘为高级研究员,开启自己的科研事业。

1.png

Mark J Smyth教授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功能,是一个高产并且高质量的科学家。前30年的科研生涯中,一共发表了600余篇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50000次,个人H指数高达127。

3.png

Mark J Smyth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感染免疫学和肿瘤免疫学,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以及感染引发免疫反应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他发现很多天然免疫细胞,比如NK细胞,先天淋巴样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对机体抗肿瘤抗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png

这些研究成果斐然、应用研究造福人类。因此,Mark J Smyth教授被称赞为澳大利亚的杰出抗癌专家。然后在Mark J Smyth教授在被评选为他祖国的院士后,却频频被曝论文造假。

截止2019年,其涉嫌学术不端论文已多达12篇,此后相关爆料一直没停过。

截止今年,只在pubpeers上就有25篇与他相关的论文被爆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

其中有8篇论文已撤稿,还有数篇论文被修正(Correction/Erratum)今天我们来看看其中代表性的几篇。

最新被撤稿的文章:发表于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NK cell heparanase controls tumor invasion and immune surveillance》和《TIGIT predominantly regulates the immune response via regulatory T cells》均在2024年7月1日被撤稿:

4.png

医学研究所向JCI期刊通报了他们对论文中部分图片的担忧,并告知JCI他们在独立小组调查后得出结论:这些图是基于Mark J. Smyth伪造的数据生成的。

此外,调查小组还发现,论文中部分图基于 Mark J. Smyth 提供的不可靠或未经证实的数据。医学研究所的调查发现,文章作者之一Mark J. Smyth是部分图和数据的唯一责任人。由于这些数据完整性问题,JCI正在撤回这篇文章。文章中的其他数据均被未提出任何问题。

Kevin Kos 已同意 JCI 撤回该论文的决定。其余作者拒绝发表评论或无法联系到。

5.png

此外,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还在2023年12月15日和2018年5月14日分别撤回了Mark J Smyth教授的两篇文章。

不过这些年Mark J Smyth教授的论文发表速度并未因学术不端事件而有显著停滞,且近几年,他的论文相较于被撤稿,最常见的操作是修正:

6.png

学术造假不仅摧毁学术公信力根基,还会对科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损害相关个人和机构的声誉,也对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造成了影响。因此,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研诚信是每位科研人员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241025111821.jpg

推荐资讯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2024年8 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 202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

核心期刊投稿怎么提高通过率?

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核心期刊不仅论文质量要求高,关注的人也很多...

被引2300多次论文造假,阿尔茨海默症16年研究将付诸东流?

事情起源于近一年前,范德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修·施拉格(Matthew Schrag)在接到一通...

最高影响因子72.807,化学综合类期刊全汇总

据统计,目前化学综合类SCIE期刊共有179本,具体情况如下:(数据来源:材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