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大变革!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学点平台编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近期发布了项目资助格局的更新信息。此次更新涉及部分项目更名及相关表述调整,同时也涵盖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改革举措。

1.png

 

国自然项目资助格局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设立相应的项目类型,经过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资助体系,具体如下:

表格_Sheet6.jp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设立相应的项目类型,经过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资助体系。

此次更新是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体系的一次系统性优化和调整,旨在进一步提高基金资助效能,推动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使基金资助体系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

具体分析

重点项目与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重点项目的定位是支持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则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形成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

两者相辅相成,既关注学科内部的深化研究,又注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有助于集中力量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实现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调整 

将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细分为 A、B、C 三类,形成了从青年学生项目到青年项目再到团队类项目的完整资助链。

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 类)侧重于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独立主持项目和创新研究的能力;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 类)支持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其快速成长;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 类)则着重于支持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助力他们成为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这样的分类更加精准地满足了不同阶段青年科研人员的需求,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梯队建设,为我国基础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

其他项目类型调整 

如面上项目、重大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专项项目、数学天元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等,也在此次更新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述调整和优化。

这些调整使得各类项目的定位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资助范围和重点更加符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和资助效能。

资助格局变化的主要趋势

科研评价体系的调整,从“数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鼓励高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但部分单位仍以“国自然中标数”作为考核指标,导致科研人员陷入“为申请而申请”的循环。

对于学术生态的长期影响?

有利于科研人员职业发展 

从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路径来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 类)为其提供了起步资金,帮助他们积累科研经验;

随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 类)和(A 类)则分别支持他们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和深度,最终成长为优秀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非共识项目的资助以及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推进,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国际合作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挑战传统观念和权威理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卓越研究群体项目等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促使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式有助于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自然资助格局的调整本质上是我国科研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型的缩影。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与“保护学术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和学者共同面临的长期课题。

微信图片_202410251118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