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论文发表需经历“三审三校”,“三审”即初审、外审、终审,编辑初审初步判定论文是否符合期刊发表的标准,外审和终审外审则是对论文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的综合判断,外审一般指同行评审,是期刊将文章送给审稿专家,邀请审稿专家对稿件提出审稿意见;终审一般指编辑终审或编辑部审核,这两者亦有差别。
1、主体不一样
外审的主体是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在通读文章后,会对文章的学术价值、创新性、文字水平的可读性提出建设性意见。审稿专家一般来自于审稿专家的推荐、学术论坛交流、投稿人自荐三个渠道,很多期刊的审稿专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专家库,在稿件来临时,筛选专家库中符合条件的专家进行审稿,一本期刊的审稿人数量在500比较常见,而且审稿人并不一定是行业权威专家。
终审的主体是期刊编辑或编委,人员比较固定。编委一般是期刊主编或编辑邀请或自荐而来,最合理的编委结构是“老中青”,经验丰富、学术能力过硬的老人已不是编委的中坚力量,他们要做的是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年轻一代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是期刊的定海神针,可以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来形容;中生代的编委是期刊的核心,专业能力过硬,精力旺盛,又具有比较丰富的投稿、审稿经验,期刊日常工作都由他们领衔,包括选题策划、约稿、组稿、出版、校订等;青年一代是期刊的未来,培养下一代是保证期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老一代编委的悉心照顾与呵护下,青年一代成长速度快,为期刊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产出结果不一样
外审是审稿专家的知识劳动产出审稿意见,是编辑判断文章论文质量的关键,关乎着期刊的质量。但在实际情况中,高质量审稿意见往往很少。其原因在于:一是审稿专家科研、教学事务繁忙,没有空闲时间进行审稿任务。审稿专家进行审稿是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责任,并没有太多报酬。二是因为审稿专家外出出差,身体抱恙等客观因素造成。
终审是决定论文是否录用的关键,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论文的学术质量质量。学术质量的把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审稿专家,编委结合审稿意见对文章做出录用、返修后录用、退稿等处理,若是审稿专家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文章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论文就会退稿。二是从出版的角度,它会从期刊出版要求与学术价值两方面进行综合审理,包括稿件的取舍放在当期稿件的总体水平、学科分布和期刊定位下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