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初审作为稿件投递的第一关,难倒了大部分作者,论文投递后石沉大海更是常见,作者也就无从得知拒稿原因。初审的主体是期刊编辑,是从宏观上对稿件质量进行把控。通过初审可以淘汰不符合期刊收稿范围或质量较差的文章。了解初审的审查内容和方式对于提升作者稿件录用率有很大帮助。
一、初审审什么?
初审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进行审理,相信投稿的作者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因此而拒稿的作者不在少数。
1、形式
包括论文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以及期刊的一些特殊形式,如是否有基金,通讯作者是否为博士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等。总的来说,因此而拒稿的文章占大多数,《编辑学报》接收的投稿没有几篇是完全符合期刊格式要求规范的,所以作者在投稿前应按照期刊投稿指南或投稿须知进行修改。
2、内容
主要审稿文章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以及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严谨性。初审是对稿件学术价值进行初步把握,与审稿人审核的重点一致,包括文章结构的逻辑性、论据的充分性和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
二、怎么审?
或许作者知道初审内容,却不了解编辑是怎么审核的。是从摘要、题目入手,然后顺着作者思路研读论文,还是从结论开始,带着疑问阅读文章,从中识别论文的价值。这两者方法都会用到,视情况而定。
1、从题目、摘要开始
题目和摘要是对研究主体的直接反映,编辑往往在查看摘要后就能大致判断文章的质量,从而决定是否顺着作者的思路检查论文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实用性。这样容易被作者思路所左右,不易看出作者思路是否合理以及所得结论是否充分。
2、从结论反推
从稿件最后的结论开始看起,反向追溯作者的研究过程,以提问的方式一路质疑到引言部分,看作者做这项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具体步骤:文章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一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一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一为什么要进行实验?一为什么要选取这个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