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学术动态 查看文章

重磅消息 ▏2023年首篇Science文章被撤回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学点平台

2012年9月30日,日本筑波大学N. KINOSHITA、M. PAUL、Y. KASHIV等人在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名为:A Shorter 146Sm Half-Life Measured and Implications for 146Sm-142Nd Chronology in the Solar System的研究论文。

主要针对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等问题,该研究通过对146Sm/147Sm α-活度和原子比的分析,确定146Sm的半衰期为68±7 (1σ)百万年,比目前使用的103±5百万年短,这个半衰期值表明早期太阳系的146Sm丰度较高。由于新的146Sm半衰期和(146Sm/144Sm)0值的综合影响,146Sm- 142Nd时期的陆地、月球和火星行星硅酸盐地幔分异事件收敛到较短的时间跨度和较早的时间。

这篇文章 却在2023年3月31日,应作者要求被撤回,撤回原因表示:分析样品存在缺陷,导致结论不可靠。

1.png

官方给出的消息是证实: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数据是不一致的,在进一步检查记录后,差异其实归因于所分析的Sm样品的化学处理过程中的缺陷。

在文章中,通过测定146Sm到147Sm的原子数与α活度的倍比,并使用已知的自然产生的147Sm的半衰期来测量146Sm的半衰期。146Sm和147Sm活度比是在由富含147Sm的材料辐照产生146Sm的薄源中测量的。在用natSm稀释原始薄源得到的较大质量样品中测量了146Sm和147Sm原子比。为了从稀释样品中测得原始Sm源中的146Sm和147Sm原子比,需要稀释比。

我们现在认识到文章中使用的稀释比率(列在辅助在线材料(SOM)的表S1中)与可以根据147Sm α活性(也列在表S1中)、147Sm半衰期和SOM中详细的稀释程序独立提取的值之间存在差异。表S1中所列的稀释倍数是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原始来源中的147Sm含量进行测量得到的。我们将观察到的差异归因于ICP-MS测量中未被识别的系统错误。

目前不能对2012年的数据可靠进行重新分析或修正。因此,只能撤回此篇论文。除D. J. Henderson和T. Nakanishi外,其他所有作者都同意撤稿。

更多学术资讯,请关注我们!

推荐资讯
3000元免费送!学点平台多重优惠等你来拿!

平台试运营至今,已有一周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得到了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喜爱,也收获了一些很有参考性的意见...

SCI投稿时要准备哪些资料?

SCI投稿是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如大家认为只是写好SCI论文,投递给期刊就行,那就错了...

被引2300多次论文造假,阿尔茨海默症16年研究将付诸东流?

事情起源于近一年前,范德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修·施拉格(Matthew Schrag)在接到一通...

申请博士发表SCI要如何做?

考博发表SCI论文如何做?如何快速发表?如有便捷方法,估计很多人都想了解。但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