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通常EI学术会议有两种形式,一是投稿参会,一是听众参会,顾名思义,听众参会就是不用投稿,直接缴纳参会费报名参会即可。投稿参会则需要投递稿件。那么关于EI会议投稿参会流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点小编下文给大家分析。
1、论文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写好论文,写好的论文应该是内容完整,包括论文组成的几大要素: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信息,并提前做好查重。
通常EI会议论文要求投稿的页数在5-7页左右,超页会收取超页费,所以,如果您打算投稿EI会议,尽量按会议要求控制篇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此外几乎所有的EI会议要求投稿都是全英文,所以中文稿件,需要提前做到翻译,最终投稿的版本中,不能出现中文信息。
2、选择EI会议
稿件准备好后,接着需要考虑就是EI会议,首先我们关注与我们研究领域相关的会议,其次仔细了解会议信息,包括会议地点、主办单位、时间、以及出版和检索信息。现在有很多的“水会”、“假会”等,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会议往届检索情况,判断是否靠谱。尽可能选择本研究领域内的高质量会议。
学点平台合作的EI会议,都是由IEEE、ACM、Springer等著名出版商出版,且每届都是稳定检索,各位作者可放心投稿。
3、投稿格式调整
每个EI会议对于论文的投稿格式都有一定要求,各位作者可通过学点平台,了解各大会议论文的投稿模板,并根据模板调整论文格式在截稿日期前,进行投稿。
一般会议论文投稿方式有:系统投稿、邮箱投稿两种方式。建议各位作者选择学点平台,系统投稿,直接根据系统提示,提交稿件即可。
4、会议注册参会
在投稿后,就需要完成参会费的缴纳,直接点击会议详情页-参会报名即可。
5、审稿改稿
会务组收到稿件后,会进行登记处理,对论文格式、主题、信息等进行初步审核,初审后,再提交同行评审,一般会议论文会经过2-3个同行评审。整个审稿流程在1-2周左右。
6、参会分享
会议论文经录用后,作者参会有两种方式: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含金量和难度上看,口头会被大于海报。如果只想有参会证明、投稿证明等情况,可选择简单点的海报交流。
口头汇报:要提前做好汇报PPT,并提交会务组,演讲过程是全英文,且还有有互动提问等环境,所以各位作者要提早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分享时间在控制在10-15分钟。
海报展示较为简单:做好海报,出席会议即可。
7、出版检索
会议结束后,会务组会将所有录用论文,汇总成会议论文集,并发表,同时提交到数据库检索。一般在会议结束1-3个月后,能出会议论文集,3-6月后检索。
有一点值得注意,会议主办方、出版社以及检索数据库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不论是送至EI, SCOPUS, SCI还是CPCI等数据库检索,都不能说100检索。正常来讲,靠谱的会议,在审稿录用时,都有一直审核标准,所以检索几率更大。
其次,很多作者问到学点小编,SCI会不会检索EI会议,其实主要看会议,如:第七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与SCI期刊合作,录用论文将有机会发表在SCI期刊上,所以也就存在大家说的EI论文被SCI 检索的情况。
关于EI会议的信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如大家还有更多关于EI会议投稿、参会的更多疑问,不妨私信学点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