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期刊审读是提升期刊质量的举措之一,《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主管单位须对其主管的期刊进行审读。”期刊审读是期刊出版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定义
期刊审读指由期刊编辑研究会邀请出版领域资深编辑、审稿人、出版从业者等组成专家组,从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和印制质量等方面对已经出版的期刊进行核验,采取年度集中审读、专题审读、定向审读等多种方式开展审读工作。
二、成员
由定义可知,期刊审读主要有出版领域资深编辑、审稿人、出版从业者等组成专家组,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职责。可细分为以下四种角色:
期刊研究会:全流程跟踪监督、审读结果管理、审读评价、审读数据管理、专家管理
专家组长:审读任务分配、具体审读工作实施
专家组成员:具体审读工作实施
期刊编辑部:配合数据上传、审读结果查看
三、形式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期刊审读提供了新方法,即在机器检测的基础上加以人工判读,这样能显著减轻审读的工作量,并大幅提高审读的工作效率。所以,目前期刊审读可分为传统式和人机协同式。
1、传统式
传统审读是由期刊审读组织单位例如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国药学会开展专家人工审读,对包括单篇文章内容复制比、政治敏感词、量纲、地图等方面进行审查,审读的详细内容与形式可参考各单位对主管期刊审读办法的通知。
2、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是在借助人工智能的基础上,由专家对机器检测的错误或存疑部分进行判读,最终生成审读结果,目前国内只有中科院采用了这种方式。2022年,中科院期刊审读工作平台在学术诚信、地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具备智能评分系统,使审读评价结果快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