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论文答辩网友都笑称是导师舌战群雄,本人在角落瑟瑟发抖。还有的网友说“论文答辩时老师刻意为难”,那这种情况作为答辩的我们该怎么办呢?以小编个人经历来说,最重要的是对文章内容熟悉。
小编本科毕业论文经历比较波折,确认选题时,自己列举了几个题目,导师都拒绝了,选题过大、没有新意、没有深度。这可给当时的我沉重一击,导师随后给了几个选题,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由于是导师给的选题,对这方面的研究了解不深,心里没底。就花了5天左右的时间来看文献,文献建议以核心期刊为主,效率更快,收获也更多。
五天下来,基本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随后就写论文开题报告,理清论文研究思路,确定论文框架。之后再和导师汇报论文进展,心里还是很忐忑,怕这一段时间的努力都白费了。可结果是好的,扎实的文献阅读让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这些都非常清晰了,没得大问题,只需对一些细节进行改进。
开题报告通过后,就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这部分比较繁琐但又非常重要,是论文着重描写的部分。之后就放寒假了,因为疫情的到来,论文就在家里写了。写作过程很流畅,连续5天下午完成初稿。发给导师看,只是对其中的数据提了些修改意见,后面几乎没做修改。
最后就是答辩了,首先一个答辩老师说“文章的选题、内容是今年毕业论文中的较好的,内容比较扎实,研究的也比较透彻,研究的问题也是近期学界比较热门的”。这位老师答辩没提太多问题,分页给的比较高。只有一位老师,他提的问题较多一点。他也是同学们比较害怕的一位老师,提问的角度比较刁钻,问题也比较多。因为他是从计算机改行来的,研究的思路想法这些与我们学院的其它老师也不同,但这位老师还是比较有远见。
在小编答辩时,提了几个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问题,是些其它学科名词概念性解释,问我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它的含义是什么?在开题报告的时候也是这样,他解释说“做研究就应该对论文中提到的所有专业术语及其概念有所了解,不然人家问你你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在遇到老师故意刁难时,只要对研究的内容够熟悉,也能比较轻松的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