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本科生发论文发现在越来越常见了,但论文质量确实不敢恭维。本科生最应该做的是学术专业知识,扎实理论研究,而不是急功近利快速发文拥有学术成果。在小编个人看来,本科阶段可以尝试着发论文。
本科生发论文主要有这几种方式:一是天才型。天赋型选手不用多说,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天赋异禀的本科生发论文如喝水,SCI、核心不在话下,老师稍加指导就行。二是指导型。步入大学,本科生想发论文,机会还是挺多的。学校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申请的竞赛等等,需要同学帮助完成一部分科研任务,比如收集实验数据并分析,在文章发表时挂名第二或第三作者。
三是中介型。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中介的帮助,比如代写代发、论文辅导等等。这类文章质量一般不会太高,中介代写代发为了保证效率,论文的数据或者细节都是东拼西凑,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撑,然后再降降重,符合期刊查重率的要求即可。所以,文章质量自然就低了,抄袭和造假就随处可见。去年「南开一本科生直博北大被曝论文抄袭,当事人回应:论文辅导机构干的,保研与此无关」,类似事件网上一搜多如牛毛。
论文剽窃、造假和抄袭随处可见,质量越来越差与期刊也有紧密关系。普刊现在可谓是烂大街了,既然无法提升学术影响力,那咱们就一心赚钱,论文发表的需求也大,导致普刊3版6、7000元已是见怪不怪了。给钱就发的普刊能对论文质量有多大的要求呢?
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体制的缺陷,现在的评职、奖学金、立项、保研等等似乎都与论文脱不了干系,不发没有资源和资金,科研难以为继。大多数高校保研对学生的科创能力有加分,发表SCI最有作用,一下就可以加几十分,但是普通本科生谁能发表SCI呢?普刊虽然加分不多,但对于成绩相差无几的学生来说已是足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昉建议,“纠正大学发展中一个错误导向,取消对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他表示,学生还是要以真正学习基础课程,打扎理论和实验的功底为主,特别是学生基本知识还没学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