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随着每年期刊影响因子的发布,JCR还会发布一部分镇压期刊名单,今天和学点小编一起来看看2022JCR的期刊情况。
2019-2021年,JCR分别发不了33、10和3本镇压期刊,从数据上可看出,JCR公布的镇压期刊越来越少。
今年JCR公布2022年的镇压名单,只有4本,可见在JCR的监督机制下,期刊运营总体上是越来越规范的。
本次公布的4本期刊中,有3本因为引用堆叠,有1本因为自引过高被镇压。
Marketing Theory期刊自引率达到了34%,这个自引率相对某些自引率40%的期刊,不算太高,那为何会被镇压呢?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排序失真的概念,即消除自引前后期刊的影子因子在各自学科里面排名的变化情况。
由于自引问题,Marketing Theory在商学领域的排名失真度达到了27%。要知道去年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和In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的排序失真度分别为25%和22%即已被镇压。
除了Marketing Theory之外,另外3本都是由于引用堆叠被镇压。
什么是引用堆叠呢?
简单来说,就是期刊间出现严重相互引用情况,如A和B两本刊,A使劲地引用B的文章,B疯狂地引用A的文章,虽说两者自引不高,但属于协同作弊,也是被镇压的对象。
Genetika-Belgrade和Bioscience Research就属于严重的相互引用。Genetika-Belgrade有36%的引用来自Bioscience Research,而Bioscience Research对Genetika-Belgrade的引用100%都集中于本年度。
Bioscience Research目前还只是一本ESCI期刊,今年的ESCI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Bioscience Research算是失之交臂了。
Genetika-Belgrade则更为严重,因为目前已经被打上了“On Hold”的标签。这意味着其正在被进行调查,最严重的后果将是被SCIE剔除。
另外Bioinspired Biomimetic and Nanobiomaterials
有29%的引用来自Cardiometry,36%的引用来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也就是说后两者向前者提供了65%的引用。但后两者早就已经从Web of Science里移除了,所以本次只镇压了Bioinspired Biomimetic and Nanobiomaterials
由于被镇压后,期刊无法获得影响因子,我们对这4本期刊的IF进行了预测,发现Bioinspired Biomimetic and Nanobiomaterials和Marketing Theory其实涨得还挺多的。但被镇压了涨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所以说还是不要为了提高IF而铤而走险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自引过高和引用堆叠可能导致期刊被镇压之外,还有一种行为也会引起镇压,即自我堆叠(Self-Stacking)。
自我堆叠是指期刊发表了1篇或几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于期刊本身并出现在IF计算公式的分子之中。
这个有点像以前的“单篇自引过高”,去年是第一次提出Self-Stacking,当时有6本期刊因为自我堆叠而被警告。
从2023年起,Self-Stacking期刊也将被镇压,但今年并无因Self-Stacking而被镇压的期刊,看来去年的警告起到了作用。
另外,除了镇压期刊之外,在2022年之前,每年还会发布一个“编辑关注期刊”列表,但近两年未再发布。
最后,学点小编提醒各位作者需要注意两点:
① SCI期刊被镇压,并不意味着就被踢出,只是今年不公布影响因子,如去年被镇压的期刊今年都重新获得了影响因子;
② 镇压期刊后面还有申诉的机会,如申诉通过,便会获得影响因子。
以上就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SCI期刊的最新发布情况,如想了解更多学术资讯,不妨关注学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