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今年2月,揭露掠夺性期刊的知名学术网站 Predatory Reports将知名学术出版集团 MDPI 旗下所有期刊打上「掠夺性期刊」的标签;3月, Frontiers 旗下共 199 本期刊纳入掠夺性期刊榜单。其实,掠夺性期刊的概念早2010年就被提出。
1、定义
学术界暂未对掠夺性期刊形成统一的标准,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以牺牲学术价值为代价最大限度追求商业利益的期刊都可界定为掠夺性期刊。其中,最受学界关注的是同行评议过程,由于掠夺性期刊以追求商业价值为上,罔顾学术价值,同行评议政策信息、评审人能力、同行评议专业程度等缺乏有效保障。
掠夺性期刊与中科院发布的预警名单有交叉,但掠夺性期刊主要指非法和欺骗性期刊且不限范围,预警期刊主要指被正规索引数据库收录的有风险期刊。
2、发展历程
最著名的黑名单首推 Jeffrey Beall 提出的掠夺性期刊列表。 Jeffrey Beall 于2010 年首次提出掠夺性出版商的概念,并于 2012年在博客上发表 Beall 列表,后由于利益相关者的抵制和法律威胁,该列表于 2017 年停止更新,后删除。
在Beall列表停止更新后,一个旨在替代 Beall 列表的Cabell 列表出现,并受到较多关注。Cabell 列表将掠夺性期刊范围从 OA 期刊扩展到订阅期刊领域,被很多研究机构使用。
Butler描述了掠夺性出版的特征,如征稿方式激进、质量控制流程缺乏、APC 过高、网页设计不佳等,另一个经常提到的决定性特征是缺乏同行评议。
Predatory Reports作为现今最受关注的发展掠夺性期刊的知名网站,对掠夺性期刊的定义、评选标准等做出界定,并在官网公开掠夺性期刊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