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同行评议有哪些形式?

发布时间:2023-08-21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同行评议作为期刊质量的“守门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今年3月科睿唯安公布的被剔除期刊名单中,因操纵同行评议而被剔除的期刊不在少数,这引起了学术界对如今实行的同行评议模式产生了担忧,双盲审或单盲审已不能满足如今期刊发表的需求,急需创新性的同行评议以保证文章质量。

同行评议模式有哪些?.jpg

        1、预印本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有一些零散的预印本出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到1991 年,arXiv 平台诞生标志着预印本平台的出现,论文可以不经过传统的同行评议,直接在线发表和开放获取,再由其他研究者对论文提出建议,作者可依据收到的反馈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发表后同行评议

        发表后同行评议(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是论文经期刊编辑初审后先在线发表,然后再由期刊编辑邀请审稿专家和公众对其评议,最后将审稿意见、公众评论及作者的回应与论文同时在线发表的一种出版模式。目前已有 RIO、PubPub、ScienceOpen the Win-nower、F1000 Research  Peerage of Science 和 RUBRIO 等期刊或平台采用发表后同行评议。

        3、非选择性同行评议

        非选择性同行评议指审稿人不评判研究的新颖性、相关性或者重要性,把这些留给读者和更广泛的学术共同体来确定,而审稿人仅根据研究方法论、结果和报告的合理性为接收或拒绝论文提供建议。2006 年上线的 PLOS ONE 首先采用该模式进行审稿,非选择性同行评议已成为巨型OA期刊的标配。

        4、注册报告

        2013 年,Cortex 期刊首先收录注册报告( registered reports )。注册报告指作者将研究的问题和方法论提交给期刊,经同行评议后,无论实验结果的好坏,只要作者根据提交的研究设计进行实验,期刊将发表文章。

        5、开放同行评议

        1999 年,BMJ 首次向作者告知审稿人姓名,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或称开放评议( open re-view)被正式提出和实践。一般而言,开放同行评议是公开审稿人身份或审稿人意见的一种同行评议形式。期刊开放审稿人身份或审稿意见均不一样,有的期刊也会公开作者的身份和修改的文章版本,将这些连同文章一同发表,并接受读者对文章的反馈,读者可在期刊官网或其它平台在线讨论。

        6、协作同行评议

        2011 年,eLife 率先采用协作同行评议( collabora-tive peer review)。协作同行评议是指学术期刊通过引入审稿过程中的交流环节来改进录用决策。在这一环节中审稿人和编辑可以通过审稿系统留言,交流审稿意见,以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推荐资讯
SSCI检索报告怎么打印?在哪打印?

一篇论文只有被数据库检索后,才能开具检索报告。很多高校评职称、申博以及项目申报等都要...

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为什么?

近日,因知乎热榜问题“如何看待网传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汉华十年博导无一博士毕业?...

EI会议论文很水吗?如何筛选靠谱的EI会议

EI会议越来越多,品质也良莠不齐,想要一个既靠谱又能稳定检索的EI会议,可谓是难上加难。那么...

【限时优惠】学点平台正式上线,检索报告、专家审稿等超多福利免费送!

Part.01关于学点 学点平台业务主要涉及稿件查重、专家审稿、引证报告、各大国内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