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国人主办的SCI肯定是国人作者发表的居多,我国在SCI数据库收录这块做的不够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像您说的我国主办的SCI期刊国人作者居多,这个不是很利于期刊发展。SCI评判标准中有一项规定作者来源应具有国际化,且欧美等发达地区作者占有一定的比例。若低于这个比例,数据库就可判断期刊的影响力不够大。
二是sci收录的国内期刊非常少,与我国庞大的发文量明显不匹配。从 1975 年收录的 2400 种期刊发展到如今的 12423 种期刊,SCI收录期刊增加了4倍,但以英文期刊为主的我国 SCI 收录期刊只有273 种,占 SCI 期刊总量的 2.9%。而我国的发文量确是居于世界第二。2022 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统计显示,2021 年中国发表的科技论文高达61.2 万余篇,占 SCI 论文总量(249.9 万篇)的24.5%,所刊载的论文仅占 SCI 论文总量的 1.7% 。另据 WoS 数据库统计,中国发表的 SCI 论文数量已经连续 10 年居于世界第 2。
三是我国SCI期刊影响力较弱。从发文作者就可以看出,我国刊发的主要是国内作者文章,而国外作者文章占比较少,说明知晓期刊的国外作者较少,或是认可期刊的作者较少。另外,我国每年需要发表几十万篇的SCI,但没有足够多的顶级期刊承载论文,导致多数优质稿件流向国外SCI期刊,这样进一步削弱了我国SCI期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