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有哪些编辑欠妥行为?

发布时间:2023-09-29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责任编辑作为出版活动主体之一,其本职工作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者的稿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编辑加工;然而,由于责任编辑自身及相关规章制度外界环境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编辑处理稿件时常常出现多种欠妥行为。

有哪些编辑欠妥行为?.png

        1、稿件处理不及时,无故拖延审稿

        初审是审理的第一步,由期刊编辑负责,主要把握文章的方向是否符合期刊收稿范围,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并初步考核文章质量。但作者投稿后,责任编辑没有及时登记并初审;未及时将稿件送专家复审,也未及时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以致贻误稿件的修改和发表。

        2、审稿人处理稿件不客观

        编辑处理稿件应以文章的创新性、学术价值等客观因素为依据,但有些编辑仅凭论文题名或研究方向就作出判断,对稿件的内容正确与否、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有理论或应用价值等没有进行严格的审读和论证,或过分看重作者的身份、职称、名气等,以非理性的因素评判稿件。

        3、审稿专家匹配不精准

        审稿专家应是小同行专家,这样稿件评审容易到位,返回的审稿意见才比较准确、全面,易于作者接受。此外,对于送审很久但没有回音的专家,编辑应主动作为,积极联系专家,询问其原因,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催促审稿或是更换审稿人,以确保文章得以正常出版。

        4、缺乏与作者有效沟通

        审稿意见是审稿专家和编辑的智力劳动成果,编辑在受到审稿专家意见后,应与作者进行沟通以确定审稿意见的客观性,审稿专家因其学术观点有差异,可能对某些文章怀有恶意,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评判。因此,编辑应与作者积极沟通,作出自己的判断再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审稿或作退稿处理。

        5、对文章大删大改

        不同作者写作风格各异,其语言表达水平也层次不齐,论文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比如论点不清晰、缺乏逻辑性、条理不清楚,甚至语句不通。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稿进行编辑加工整理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某些责任编辑却喜欢对作者的文章大删大改,往往改得面目全非,有时甚至曲解作者的原意,让作者啼笑皆非。

推荐资讯
论文无法过审原因有哪些?

论文发表通常都会经历三轮审核,初审、复审、终审等三个环节,大部分稿件也都是因为审稿没...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如何操作?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的难度比较高,发表过程中大家也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导致稿件被拒,且还不知道被拒...

被引2300多次论文造假,阿尔茨海默症16年研究将付诸东流?

事情起源于近一年前,范德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修·施拉格(Matthew Schrag)在接到一通...

本科生想要发表SCI论文是否可行?

在读本科生能发表SCI论文吗?其实很多本科阶段的学生想发表SCI论文,不管是考研加分,还是作为留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