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作者指对作品享有署名权的人,学术期刊作者署名排序按照对文章的贡献来确定。“共一作”指文章有2位或多位作者的贡献相当,一般以“ xxx 为并列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 x x x 和x x x 对本文贡献相同( 对本文贡献相等)”形式标注在文章中。那么, “共一作”作者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1)作者、编辑以及期刊社高层在观念上还没有普遍接受。
多数作者对该种作者形式不了解,通常合作的作者可能选择分割作品,分别发表各自以第一作者署名的文章。而编辑和期刊编辑部领导往往认为难以辨别合作的真伪,为预防发表文章的功利目的拒绝以该形式发表。在现如今“共一作”的稿件呈现递增的趋势,作者对此类形式的接受度大大增加,但编辑部“共一作”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作者需提供相应佐证材料才予以认定。
(2)科技论文的功利作用影响期刊
我国学术论文发表的功利作用明显,体现在不少论文是职称稿,是研究生毕业的过关稿,以及课题结题验收稿,考核、考评过关稿等。各种考核、考查、验收都规定只有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才算数,因此,如果“并列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一样有效,对研究贡献不大的也充当贡献相当人,成为并列第一作者。这不符合论文作者署名的标准。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研究生发表文章时,核心期刊一般不接受研究生一作文章,需让其导师挂名第一作者,研究生位列第二作者,这是在学术圈默认的,即研究生第二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
(3)“并列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署名形式混乱
“并列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或“同等贡献”等不同的署名方式说明内涵不清,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共同一作”的内涵为两人或多人对文章的贡献程度相当,这里的作者只能是“第一作者”,而不是其它作者。因此,建议期刊作者署名可沿用国外格式,说明“对该论文的贡献相当,比直接标明“并列第一”更为客观、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