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如果说把期刊比喻成行驶在大海里的船,编辑则是驾驶船只的舵手,把握着期刊风格与质量,不同的编辑部运营模式其工作内容也不同,了解编辑的日常工作有助于提升论文被录用的概率。
一、如何把握编辑审理论文的重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期刊稿件的审理,大都由本领域的专家把控,其实不然。期刊的编辑部运营模式影响着编辑侧重的论文重点,了解期刊编辑运营模式可在论文投递中抢占先机。
1、以编辑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顾名思义指由期刊主办方成立编辑部,设立编辑部主任、编辑等职位,聘用全职编辑从事期刊运营的相关工作。编辑部成员根据分工不同,分别负责稿件的初审、终审等业务,通过临时聘用或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科研人员作为外审专家开展同行评议工作。同时,编辑部还要负责与作者及编委的沟通,以及稿件的编辑加工、出版和传播等工作。此类期刊的整体运营以编辑部为主,主编及编委会等其他人员为辅。
2、以学者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以学者为主的编辑部运营模式是由期刊主办方或编辑部负责遴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期刊编委会,并设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职位。主编团队负责期刊的内容生产,即对稿件质量学术水平和创新性进行评审,以及部分需要较强专业背景和学术素养支撑的期刊工作。编辑部则主要负责期刊的内容传播,即稿件的编辑加工、文字校对、纸刊印制、出版发行、宣传推广和质量检查等,同时也负责在内容传播阶段与作者的沟通。此类期刊的整体运营以主编团队为主,编辑部等其他人员为辅。
二、了解两者模式对作者的意义
可以明显的看到,以上两种运营模式的侧重点是非常不同的。第一种运营模式由于多数全职编辑不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且科研经验和学术素养相对不足,学者参与度较低,导致在稿件初审阶段过分关注论文形式,难以准确把握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性;第二种运营模式保证了论文的专业质量,对论文的创新新、研究成果把握准确,有利于提升期刊的专业性,但同时由于和编辑缺乏有效沟通,可能延缓期刊的出版时效,从而影响期刊发展。
总的来说,了解期刊的运营模式有助于作者在投递时了解期刊特性,更好把握期刊论文录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