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从十九大之后,自然科学基金的关键词就变成了“改革”。这个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科学基金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中国科学基金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
科学基金的改革,不仅带来了资金投入的变化,也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过去,科学基金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现在,更多的管理方式是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科学基金的管理效率,也提高了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益。
在改革的过程中,科学基金的管理者们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例如通过建立科学基金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科学基金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科学基金的管理水平。具体改革内容,请看下文学点小编给大家分析。
从2024年起,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对上一年底资助期满的杰青项目开展分级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并将其反馈依托单位作为杰青项目负责人科研表现的评价参考
同时择优遴选不超过2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二个五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达到800万元,资助期满后再择优遴选不超过5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三个五年1600万元的资助,通过十五年近3000万元的高强度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
在此之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窦贤康接受专访时,就提到自然基金委将在资助策略、机制、对象等方面探索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这一改革主要集中两个方面:
1、国家杰青,最高可获15年基金支持
杰青基金项目结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对期做出分级评价,择优选择一篇具有潜力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将进入下一个5年周期,择优选择项目不得超过20%。特别优秀的最高可获得15年的稳定支持。
这一改革也是引导和鼓励各项目负责人,持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探索构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机制。
2、增加医学杰青名额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度重视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和资助布局。
为应对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持续优化医学科学基金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今年5月窦贤康主任和张学敏副主任带队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展了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
在此次调研中,窦贤康主任表示,不能提出不且时间的要求,逼迫医生为职位晋升而发表一些无用的论文。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明年进行试点,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为愿意做科研的优秀医生单列一个赛道,增加杰青名额。
3、放宽女性杰青年龄
我国女性学者、科学家的“高位缺席”现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学术研究高度配合的情况下,女性科研人员面临更大的压力。放宽申请“杰青”年龄限制,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给抱有“年龄焦虑”女性科研人员的回答。
当年龄正常改革后,必将有更多女性科研人员在科技舞台上进行学术攻坚,发光发热,施展才华。
4、将青年人才,摆在突出位置
青年阶段是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最强、最容易出成绩的年龄段,把青年人才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资助模式,有利于为中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因此加大针对青年人才的项目部署力度,成为改革重点之一。
从2018年到2022年对于青年、优青、杰青项目资助都在增加。
与2018年相比,2022年,青年、优青、杰青项目的资助分别增加。由此可见,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是自科基金改革的重要关注点。
总之,科学基金的改革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提高了科学基金的管理水平,也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以上就是学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更多学术资讯,不妨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