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歧视一词带有偏见,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事物。期刊的自我歧视则是对期刊的评价缺乏公正性,评价期刊的标准有且仅有一条,即以刊载的文章质量为准绳。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期刊的自我歧视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应予以消除。
期刊的自我歧视最直接的影响是期刊质量降低,声誉和影响力不足。优秀稿件外流造成国内学术期刊学术质量下降;引用率下降,造成国内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下降,使得国内期刊经营不善。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措施和途径,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意见的颁布有助于减轻期刊的自我歧视,吸引优质稿件回流。意见也是一份期刊质量提升的参考说明,优质稿件外流并不仅是作者的缘故。优质期刊无疑是作者投稿的宠儿,能吸引大量优质稿件的投递。因此,期刊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质量,应恪守学术标准规范,在处理作者稿件时做到专业尽责,不偏不倚,以文章质量取舍,而不是职称、基金项目、科研单位等次要因素。
数字出版时期,期刊更多的是服务者角色,与作者应处于同等位置,以“让作者满意”为目标,不断优化投稿、审稿、校对、出刊等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期刊的自我歧视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