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
期刊出版平台指服务于期刊发表、学术交流、学术传播等学术活动相关的载体,可细化为数据库平台、期刊网站、学会学组动态、图书馆展示及出版商动态、邮件推送、公众号热点、社群交流以及科研快讯等。Elsevier、Springer-Nature等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将期刊出版平台作为重点战略项目,以实现期刊投稿、论文发表、论文下载与传播、学术交流全过程的闭环使用体验。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2022 )》将出版传播平台分为四类: 数字出版平台、科学数据仓储平台、预印本平台、学术社交平台。
数字出版平台指开展期刊投审稿、编辑出版、全文服务、论文关联等科研工作全流程服务的传统数字平台,包括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Taylor & Francis Online、ProQuest、EBSCO、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 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CSSCI)SciEngine、SciOpen、中华医学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科学数据仓储平台指研究人员存放研究相关数据的存储空间,提供研究数据长期存储和访问服务,包括Figshare、Zendo、科学数据银行、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等。科学数据库(ScienceDB)是一个开放、可信的数据存储和发布平台,旨在服务于全球开放式科学数据共享。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建设和维护,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现收录开放数据集760万,平台访问量8.6亿次,数据总量39万GB,文件下载量2300万次。
预印本平台指提供预印本研究成果存储、发布、外链、交流互动的数字资源平台,包括arXiv、BioRXiv、medRXiv等。预印本平台在上传文章时无需经过同行评议,评审由作者邀请相关专家或平台用户自发完成,其修改的版本可上传至平台,用户可自行查看,并在文章下面展开讨论。有研究表明,发表在预印本平台的文章最终70%的文章被SCI期刊所接收。
学术社交平台指提供研究者身份和网络管理、交流、信息管理以及合作的数字平台,包括ResearchGate、Mendeley、蔻享等。2023年6月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广和发布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标识(BRID)有关工作安排的通告,通告指出即日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用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标识(Basic Researcher ID,B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