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Nature称中国科研的国际合作正在减少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去年,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贡献方面的自然指数超过了美国,这标志着该数据库和中国科学的一个分水岭。自2014年该指数推出以来,中国的 "份额"(自然指数的一项指标,考虑了每篇论文中来自特定地区的作者比例)一直在上升。2022年,中国的 "Share "首次领跑全球,达到19373,比上一年增长超过21%,远远超过美国的17,610。

Nature.png

        然而,对数据的深入研究证实了全球科学的另一个严峻趋势。当中国的 "Share "除以 "Count"("自然指数 "指标,即对每篇至少有一位作者来自某个国家的文章进行统计)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中国对高质量研究的贡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展的研究却少得多。

        2022 年,中国的 "份额/数量比 "达到 82%(100% 表示完全没有国际合作)。这一数字几年来一直在稳步上升:例如,2015 年,中国的比例为 72%。与此同时,大多数其他科学大国的比例却在下降。例如,美国 2015 年的比例为 75%,2022 年为 70%;同期,德国的比例从 56% 降至 50%。在某些科学期刊和领域,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见 "最小合作 "和 "相反方向")。例如,2022 年,中国在《分析化学》期刊上的份额/数量比为 96%。

        一项分析显示,78.5%的美国合作论文--中国的论文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他要么在美国的一个机构做科学家,要么在美国学习后回国。尽管美华合作有所下降,但2018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总数有所增加。但是,只有中国作者的论文数量增加了很多,他们通常只在中国接受教育,没有国际经验。这种增长以及该国国内出版物的高质量,意味着国际合作可能变得不那么必要。

        我国有关部门近年来发布了相关政策吸引国内作者将最新成果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上,而不是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更多的协作研究可能会逐渐出现在当地的期刊上。显然,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nature称我国作者国际研究项目减少.png

        针对这种情况,Nature解释到: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的学术评价系统中才有价值。若位列第二、三作者,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的合作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了。他们将专注于自己的项目,而不太可能加入他人的项目。

        对于未来,Nature表示我国科研人员仍然热衷于与国际同行合作。今年 5 月在中国举办的开放式创新论坛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合作仍然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推荐资讯
揭秘学术论文投稿须知,期刊水平怎么鉴定?

学术期刊的选择对于论文发表至关重要,如何鉴定一本期刊的水平并判断其是否适合发表呢?学点小编凭借自己的...

开放同行评议有什么价值?

确保同行评议的质量始终是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单盲”或“双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

期刊投稿想提高命中率,这些点千万要抓准!

写作、研究、投稿是学术研究人员的日常,期刊发表是学术研究成果展现,也是职称评审的必经之路。但其实写稿...

国家新闻出版署: 开展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增补和调整工作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报送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和执行情况的通知。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