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干货分享 查看文章

Nature称中国科研的国际合作正在减少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学点平台-运营徐超

        去年,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贡献方面的自然指数超过了美国,这标志着该数据库和中国科学的一个分水岭。自2014年该指数推出以来,中国的 "份额"(自然指数的一项指标,考虑了每篇论文中来自特定地区的作者比例)一直在上升。2022年,中国的 "Share "首次领跑全球,达到19373,比上一年增长超过21%,远远超过美国的17,610。

Nature.png

        然而,对数据的深入研究证实了全球科学的另一个严峻趋势。当中国的 "Share "除以 "Count"("自然指数 "指标,即对每篇至少有一位作者来自某个国家的文章进行统计)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中国对高质量研究的贡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展的研究却少得多。

        2022 年,中国的 "份额/数量比 "达到 82%(100% 表示完全没有国际合作)。这一数字几年来一直在稳步上升:例如,2015 年,中国的比例为 72%。与此同时,大多数其他科学大国的比例却在下降。例如,美国 2015 年的比例为 75%,2022 年为 70%;同期,德国的比例从 56% 降至 50%。在某些科学期刊和领域,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见 "最小合作 "和 "相反方向")。例如,2022 年,中国在《分析化学》期刊上的份额/数量比为 96%。

        一项分析显示,78.5%的美国合作论文--中国的论文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他要么在美国的一个机构做科学家,要么在美国学习后回国。尽管美华合作有所下降,但2018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总数有所增加。但是,只有中国作者的论文数量增加了很多,他们通常只在中国接受教育,没有国际经验。这种增长以及该国国内出版物的高质量,意味着国际合作可能变得不那么必要。

        我国有关部门近年来发布了相关政策吸引国内作者将最新成果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上,而不是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更多的协作研究可能会逐渐出现在当地的期刊上。显然,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nature称我国作者国际研究项目减少.png

        针对这种情况,Nature解释到: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的学术评价系统中才有价值。若位列第二、三作者,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的合作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了。他们将专注于自己的项目,而不太可能加入他人的项目。

        对于未来,Nature表示我国科研人员仍然热衷于与国际同行合作。今年 5 月在中国举办的开放式创新论坛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合作仍然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推荐资讯
检索报告是什么?要如何打印?

检索报告是什么?单位要求提供检索报告时,很多作者比较迷茫,并不知道论文检索是什么?今天学点小编就来给...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如何操作?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的难度比较高,发表过程中大家也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导致稿件被拒,且还不知道被拒...

3000元免费送!学点平台多重优惠等你来拿!

平台试运营至今,已有一周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得到了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喜爱,也收获了一些很有参考性的意见...

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学术界认可度是否一致?区别在哪?

作为学术工作者而言,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有哪些区别?大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两种论文除形式和发表难度不...